周嘉会远行

闻道周公子,今春过许州。

百年看野史,双鬓托孤舟。

风土青山古,英雄怜火秋。

岂无遗白泪,相对话江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听说周公子今年春天经过许州。
他在百年历史中寻找野史,两鬓斑白如托付一叶孤舟。
那里的风土依旧,青山依旧,古意盎然,英雄们怀念着过去的秋天。
他怎能不留下遗憾的眼泪,只能与江鸥相对,倾诉心声。

注释

闻道:听说。
周公子:指代某位有声望的人物。
今春:今年春天。
过:经过。
许州:地名。
百年:形容时间长久。
野史:非官方的历史记录,多指民间传说或未经证实的故事。
双鬓:两鬓,指头发两边。
托孤舟:比喻年老或孤独,寄托在小船之上。
风土:当地的风俗习惯和自然环境。
青山:青翠的山峰。
古:古老的。
怜:怀念,同情。
岂无:难道没有。
遗白泪:留下遗憾的眼泪。
相对:面对面。
话江鸥:与江中的鸥鸟交谈,象征孤独的交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叔美所作的《周嘉会远行》。诗中描绘了周公子春天经过许州的情景,通过他的旅程,诗人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英雄迟暮的感慨。"百年看野史"暗示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人生,"双鬓托孤舟"则描绘了主人公的孤独与岁月的流逝。"风土青山古,英雄怜火秋"两句,以自然景色衬托出历史的悠久和英雄面对时光易逝的悲凉心境。最后,"岂无遗白泪,相对话江鸥"表达了诗人对周公子的同情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以江鸥为见证,寄托了深深的哀思和对友人的深深挂念。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4)

黄叔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麻姑山

昔日登临不用扶,于今白首见麻姑。

此邦泉石何萧爽,异代神仙知有无。

七月山田红稻熟,去年尘海碧莲枯。

信知冠盖追游地,羽客相逢到日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宝善堂为薛玄卿题

人孰不有母,鲜能报其恩。

人孰不有弟,鲜能念同根。

汉兴尺布谣,郑有誓泉言。

所以忧世事,永叹鹡鸰原。

缅怀宝善君,生子出孝门。

幼习静室业,实为仁爱敦。

百金买古宅,乃在清溪濆。

堂前种荆树,堂北长慈萱。

时从道园中,驾彼白鹤轩。

再拜母膝下,殷勤问寒暄。

季也一相接,怡然煦春温。

溪鱼识啸歌,乌鸟沽盘餐。

余适登斯堂,吴公有铭存。

阿侄三五辈,削瓜酌清尊。

秩然进退间,礼义何其尊。

嗟今利夺人,骨肉相仇冤。

苍天信可问,薄俗难与论。

形式: 古风

金塔

金溪有金源,昔我未尝造。

因逢吴道士,言此山水好。

金僧来自蜀,所至事幽讨。

地名适相符,结茅遂栖老。

一朝入石塔,千载锢其宝。

白云何漫漫,流水亦浩浩。

相传石井头,鞋迹犹可考。

安知斯塔内,岁久骨应槁。

龛灯长不灭,落叶风自扫。

山僧具茗酌,言话颇知道。

请题壁间诗,兹行殊草草。

所欣得二赵,登览散中抱。

日午饷田家,壶觞共倾倒。

素心惬清赏,恨不避喧早。

偶寻幽侣出,徵逐非所好。

归途霜月下,谯鼓更渐报。

明朝人事乖,相望不可到。

形式: 古风

送僧归护国寺

一瓶一钵是生涯,来扣枢扉带砺家。

宠服降从丹凤阙,禅房归掩赤城霞。

五芝岩下传心印,八桂峰前散雨花。

还伴白云重到此,会看恩馆筑堤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