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经时不出此同临,小径新摧草旧侵。
欲傍江山看日落,不堪花鸟已春深。
来牛去马中年眼,朗月清风万里心。
故著连峰当极目,回看幽径绕双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和魏衍同登快哉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高望远的情感体验。首句“经时不出此同临”,表达了诗人与魏衍久未共游,此刻一同登亭的欣喜;“小径新摧草旧侵”则描绘了路径上的草木生长,显示出时光的流转。
“欲傍江山看日落”写出了他们想要靠近江河山峦欣赏日落的美景,然而“不堪花鸟已春深”,感叹春意浓重,花鸟欢鸣,时光匆匆,引发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接下来,“来牛去马中年眼”借物寓言,暗示自己和朋友已届中年,眼中所见的景物也多了一份人生的沧桑。
“朗月清风万里心”则转而描绘开阔的景色,以明净的月光和清风寄托诗人内心的旷达与远方的期待。“故著连峰当极目”表达出他们登高远眺,试图将目光投向连绵的山峰,以寻求心灵的宽广与视野的开阔。
最后,“回看幽径绕双林”收束全诗,他们在欣赏完壮丽景色后,回首望去,那曾经走过的幽静小径和两侧的树林,又勾起了淡淡的回忆和对往昔的怀念。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阶段的反思,体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
不详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十月天犹雨,三更月失明。
溟濛才洒润,点滴不成声。
辟户风烟入,投林鸟雀轻。
旅怀终易感,倏起别离情。
合谱儿童岁,为僚一再秋。
初闻消息报,已作别离忧。
急雪将无路,寒江欲断流。
相逢宁易得,端为小迟留。
古今犹异俗,邹鲁尚多儒。
簿领三年责,云霄一武趋。
数过忘潦倒,惜别更斯须。
说与晁夫子,今年锥也无。
后水喧江落浑黄,晚云障日作微凉。
笙歌声里旌旗动,罗绮丛中语笑香。
劝相秋郊开稔熟,摩娑苔壁吊荒亡。
风流一代今山简,有底樽前著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