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唐子华云山歌

国朝画品谁第一,房山尚书赵公子。

二公何以能绝伦,丘壑乃自胸中起。

由来书画总心画,政自不在丹青里。

当时岂无刘与商,屏障纷纶何足齿。

唐侯自是吴兴秀,爱画彷佛郭与李。

长松平远早已工,更上歙州看山水。

归来却师董北苑,参以房山势莫比。

始知绝艺老更成,画师俗辈那知此。

此图三尺谁为赠,云气苍茫石磈磊。

牛羊未归樵子出,户牖寥落苍崖底。

写成不题岁月字,要是头白居乡里。

乾坤浩荡江海空,后人未续前人死。

为君题诗三叹息,世上好手今余几。

鸣呼尚书公子不复见,得见唐侯斯可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题唐子华云山歌》由元末明初诗人张羽所作,是对画家唐子华作品的赞美。诗中首先提到在国朝画品中,房山尚书赵公子和房山(即赵孟頫)是第一流的画家。接着,诗人指出绘画和书法一样,都是心灵的表达,并非仅仅依赖于笔墨技巧。

诗人提到,当时的画家如刘、商等人,虽然作品繁多,但不足以与房山和赵公子相提并论。他特别赞扬了唐侯(唐寅),认为其画风仿佛郭熙和李思训,尤其擅长描绘长松和平远的景色。后来,唐侯又师从董源和赵孟頫,画艺更加精进,使得画师们难以匹敌。

诗中描述了唐子华这幅三尺长的画作,云气苍茫,石块嶙峋,牛羊未归,樵夫出没,门户寥落,苍崖深处。画中没有题写年月字样,似乎是为了保持画作的纯粹性,让观者专注于画面本身。最后,诗人感叹世上的好手已经不多,表达了对唐子华画作的珍视和对其艺术成就的赞叹。诗中还暗含了对已逝画家赵公子的怀念,以及对唐子华艺术价值的认可。

收录诗词(512)

张羽(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便面

近代丹青谁第一,南有魏公北有高。

风流雄混各臻致,下视刘商儿女曹。

百年零落作者少,大夫文艺供草草。

山川英气何代无,我总有心嗟欲老。

君不见房山翁,曾写太平兴国宫。

五峰秀出青芙蓉,云气郁郁如游龙。

千金拱璧不可博,一朝焚弃随飘风。

世间神物久已化,纷纷粉墨何由工。

呜呼乾坤浩荡江海阔,使我执笔将安从,使我执笔将安从。

形式: 古风

长洲行送黄茂宰之官长洲

昔我扬帆向东海,吊古直上姑苏台。

洞庭水树净如发,一片吴江天际来。

长洲逶迤覆绿水,金沙荡漾□光起。

不见夫差荡桨归,空有芍药似西子。

阊门大道多酒楼,美人如雪楼上头。

争唱吴歌送吴酒,玉盘纤手进冰羞,劝人但饮不须愁。

伍员吹箫,去国成名。鸱夷一去,流恨无声。

要离已矣,高坟峥嵘。樵儿踯躅,芳草春生。

何如三让人,孤名如水清。

亦有挂剑翁,生死见交情。

薄俗轻然诺,乾坤长战争。

两贤不可作,令我泪沾缨。

君发金陵腊未残,君到吴门春已还。

邑人讼少清且闲,还同谢眺看青山。

开元寺里题诗处,访我旧墨苍苔间。

倘过皋桥烦借问,恐有高人梁伯鸾。

形式: 古风

日上人深居庵

古槐僧,古槐僧,何处深居白云里。

禅心乍可拟虚空,世事都将等流水。

长年禁足不辞山,一日化衣曾入市。

闲分碧涧浸杨枝,戏采青松为麈尾。

窗间啼鸟寂不闻,掌上□珠聊渡尔。

尚嫌宿习除诗句,况肯劳生为妻子。

古槐僧,谁得似。

形式: 古风

松下问童图

宣和天子开南苑,画史当时皆妙选。

王孙公族总好此,精绝谁知赵希远。

君不见开元之中世称文,宗室亦有李将军。

希远师之得其妙,思陵宝重□千钧。

松下何人白练裙,萧散似是华阳君。

展图安得从尔去,相侔吹笙卧白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