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湛长史草堂

身退谢名累,道存嘉止足。

设醴降华幡,挂冠守空谷。

偶寻野外寺,仰慕贤者躅。

不见昔簪裾,犹有旧松竹。

烟霞虽异世,风韵如在瞩。

余即江海上,归辙青山曲。

形式: 古风

翻译

辞官远离名利牵绊,心中之道得以满足。
摆设薄酒卸下权杖,静守空谷的恬淡。
偶然探访郊外古寺,仰慕先贤的足迹。
昔日同僚已不再见,唯有旧时松竹依旧。
虽然与尘世隔烟霞,风采仿佛仍在眼前。
我将隐居于江海之上,回归曲折的青山之路。

注释

身退:辞去官职,引退官场。
谢名累:摆脱名声的拖累。
嘉止足:美好的境界在于知足。
设醴:摆设薄酒,表示简朴的接待。
降华幡:降下华丽的旗帜,象征放下权势。
挂冠:辞官的代称,挂冠而去。
守空谷:守在空旷的山谷,形容隐居生活。
野外寺:郊外的寺庙。
贤者躅:贤者的足迹,指贤人的行踪。
簪裾:古代官员的服饰,代指官员。
烟霞虽异世:虽身处远离尘世的烟霞之中。
风韵如在瞩:风采仿佛还在眼前,形容人虽不在,但影响犹存。
江海上:江海,常指隐居之地。
归辙:回归的道路。
青山曲:曲折的青山之路,寓意归隐山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自然界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转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于道德修养的追求。"设醴降华幡,挂冠守空谷"一句,通过设下美酒、悬挂华丽的幡旗以及脱去官帽守护孤寂山谷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喜爱与向往。

"偶寻野外寺,仰慕贤者躅"表明诗人在偶然游历到一座偏僻的寺庙时,对过去居住于此的贤达之士怀有敬仰之情。"不见昔簪裾,犹有旧松竹"则指虽然无法看到过往人物的踪迹,但依旧留存着那些古老的松树和竹子,这些都是历史的印记。

"烟霞虽异世,风韵如在瞩"一句中,“烟霞”指的是自然界中的云雾与霞光,而“异世”则意味着时代的更迭。尽管时光流转,但自然界所承载的文化精神和艺术氛围依旧如旧,这种精神气质犹在,令人沉醉。

最后两句"余即江海上,归辙青山曲"表达了诗人自己将要踏上旅途,在广阔的江海之上寻找归宿,并最终回归到那片青翠的山峦间,这是一种对自然界的向往和一种精神上的归属。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逸生活,表达了对世俗的超然,以及对自然美与精神寄托的深切情感。

收录诗词(11)

丘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左掖梨花

冷艳全欺雪,馀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对雨闻莺

垂柳街头百丈丝,杏花林处度黄鹂。

间关正在秦筝里,历乱偏伤楚客时。

风传一一声来尽,雨湿双双飞去迟。

羡尔能将户客意,何如栖得上林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辛四卧病舟中群公招登慈和寺

柳色扁舟带水阴,闻君卧疾引登临。

凭高始见三吴势,望远因知四海心。

山僧午后清禅洽,群木晴初绿霭深。

云外翩翩飞鸟尽,令人宛自动归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阎校书之越

南入剡中路,草云应转微。

湖边好花照,山口细泉飞。

此地饶古迹,世人多忘归。

经年松雪在,永日世情稀。

芸阁应相望,芳时不可违。

形式: 排律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