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刑司封以邻霄台佳什垂示辄成拙篇以答厚贶

峭拔几千仞,孤高无四邻。

低回倾北斗,突兀起东闽。

缔结青云上,登临沧海滨。

溪山来面势,歌吹彻穹旻。

子夜先看日,阴崖后得春。

三韩空琐碎,万落自埃尘。

使者风流在,诗人格调新。

骊珠忽投我,神笔动惊人。

平昔持州契,于今识路津。

去天知不远,咫尺仰威神。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峻峭挺拔直上千仞,孤独崇高四周无邻居。
俯瞰北斗星低回旋转,突兀耸立在东福建。
与青云缔结深厚情谊,登临沧海边欣赏壮景。
溪水山峦如画卷展开,歌声乐声直达天边。
子夜时分已见明日升起,阴冷崖壁后春天才降临。
三国遗迹只剩琐碎记忆,万千村落淹没在尘埃中。
使者风采依旧,诗人的格调新颖独特。
骊珠突然赠予我,神妙之笔令人惊叹。
过去持有州府要职,如今识得人生道路。
离天之遥仿佛并不遥远,近在咫尺感受威严神明。

注释

峭拔:形容山峰陡峭直立。
四邻:周围的邻居或环境。
低回:徘徊,环绕。
突兀:突然出现,高耸。
缔结:建立深厚关系。
登临:登山游览。
溪山:溪流和山峦。
子夜:半夜。
琐碎:细小而繁多。
埃尘:尘土,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使者:传达信息的人。
格调:风格,品味。
骊珠:传说中的宝珠,比喻珍贵之物。
神笔:卓越的文笔。
州契:州府的重要职位。
路津:道路的关键,比喻人生的路径。
咫尺:极短的距离。
威神:威严的神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对提刑司封赠的佳作《邻霄台》的回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墨宝的赞赏和对自己创作的谦逊态度。诗中通过描绘峭拔孤高的山峰,象征友人的才华超群,犹如北斗般引领他人。青云之上、沧海之滨,展现出宏大的意境,也寓言了诗人的志向与追求。

"子夜先看日,阴崖后得春",赞美友人洞察力强,预见未来,即使在艰难环境中也能发现生机。接下来,诗中批评世俗的琐碎与尘埃,强调友人的风流品格和新颖诗格。"骊珠忽投我,神笔动惊人",将友人的才情比作珍贵的骊珠,赞美其作品如神来之笔,令人惊叹。

诗人表示自己以往可能未能完全理解友人的才华,但此刻已能深刻领会,对未来充满期待。最后,他以"去天知不远,咫尺仰威神"收尾,表达对友人尊贵地位的敬畏,同时也暗示自己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寓情,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和品格,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身的敬意和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游龙门香山寺

彩阁萦林转,苍崖隔水开。

龛明千像日,波起一滩雷。

绿浅春前草,香馀腊后梅。

背人惊鹭去,将雨好风来。

云气随衣袂,岚光入酒杯。

清游知不屡,欲下更徘徊。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登三乡寺阁

历览宜阳道,披轩临朔风。

地疑尘世外,人尽画图中。

岩曲疏钟答,村前小彴通。

水烟寒更白,山气晓微红。

游宦真浮梗,流年似转蓬。

长怀无所寄,尽日送归鸿。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登府店福昌山阁

危磴通高阁,登临境迥清。

云开千岫出,雪霁一川明。

断雁来孤影,遥泉落细声。

野烟依竹见,溪树与桥平。

已助骚人思,空摇远客情。

扁舟如可泛,历历是江程。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题何山人大隐阁

万井连交道,中天敞静轩。

由来隐廛市,全胜贲丘园。

目极无留赏,心閒不避喧。

沼光摇屋动,花艳出栏繁。

雨霁山容静,潮生海气昏。

幽人披彩槛,永日对芳樽。

素业名家久,通医与义存。

丹图环八卦,仙诀遁三元。

造化今为友,欢忧本聚门。

应须超世累,宴坐此忘言。

形式: 排律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