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出猎因游梅山兰若

我与二三骑,争驰孤戍旁。

逐麋逢野寺,息马据胡床。

鹰想支公好,人思灞上狂。

归来何薄暮,烟火照溪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我与几个同伴,疾驰在孤独的边防附近。
追逐麋鹿时,我们来到一座野外寺庙前,停下马匹倚靠在胡床上。
鹰儿似乎也想念着支公那样的隐士生活,人们则怀念着灞上那般狂放的情怀。
傍晚归程匆匆,只见炊烟照映在溪水的光芒中。

注释

我:第一人称代词,指诗人自己。
骑:骑兵,古代的一种作战单位。
孤戍:孤立的守卫处所,边防哨所。
逐:追逐。
麋:麋鹿,一种大型鹿类。
野寺:野外的寺庙。
息马:让马停下来。
据:倚靠。
胡床:古代的一种坐具,类似现在的马扎。
想:思念,想象。
支公:东晋时期的高僧支遁,以隐居著称。
好:喜好,向往。
人思:人们怀念。
灞上:古地名,在今西安附近,以豪放的饮酒文化闻名。
狂:狂放,豪放不羁。
薄暮:傍晚,黄昏。
烟火:炊烟,代指家的温暖。
溪光:溪水的反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腊日出猎的场景,他与几位同伴策马疾驰在孤寂的边防附近。他们追逐着麋鹿,意外地来到了一座野外的寺庙前,于是停马休息,坐在胡床上。诗人借此环境联想到了晋代高僧支公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清静禅意的向往。同时,他也想起了古代豪放之士在灞上的情景,流露出一丝狂放不羁的情感。狩猎结束后,天色已晚,归途中只见溪水闪烁着微弱的烟火光芒,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画面。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历史典故的交织,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腊日雪

风毛随校腊,浩浩古原沙。

寒入弓声健,阴藏兔径赊。

马头迷玉勒,鹰背落梅花。

少壮心空在,悠然感岁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腊酒

汲井辘轳鸣,寒泉碧瓮盛。

欲为三伏美,方俟十旬清。

梦忆黄公舍,徒闻韦氏名。

熟时梅杏小,独饮效渊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腊笋

南冈深竹养,下有鹧鸪鸣。

破腊初挑箘,誇新欲比琼。

荐盘香更美,案酒味偏清。

马援当时见,曾将禹贡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腊脯

畋猎得封兽,割鲜为腶脩。

易甘非爱日,不败任经秋。可用资宾豆,何妨鄙荐?。

考之新月录,美脆胜庖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