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原仲山居

寂寂临湖屋,湖风为掩门。

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

好事长留客,虽贫亦置樽。

平生枯淡意,去此欲谁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寂静的湖边小屋,湖风轻轻掩上门扉。
山谷间的鸟鸣在树梢回荡,夕阳映照着山村的轮廓。
热情好客的传统长久留存,即使贫穷也会备好酒杯。
我一生平淡无奇,离开这里又能与谁分享这心境?

注释

寂寂:形容非常安静。
湖屋:湖边的小屋。
湖风:湖面吹来的风。
掩门:轻轻关上门。
幽谷:深而静的山谷。
树:树梢。
山影:山的倒影。
夕阳村:夕阳下的村庄。
好事:热情好客的行为。
长留客:长久地挽留客人。
虽贫:即使贫穷。
置樽:准备酒杯。
平生:一生。
枯淡意:平淡无奇的心境。
去此:离开这里。
欲谁论:又能与谁诉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田园的生活情景。开篇“寂寂临湖屋,湖风为掩门”两句,设置了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孤寂的居所环境,湖风代替了门扉,将外界的喧嚣与自己的小宇宙隔绝开来。接下来的“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通过鸟鸣和山影的变换,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厚情感。

中间两句“好事长留客,虽贫亦置樽”,表达了一种欢迎朋友、珍惜时光的情怀。即便生活简朴,但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最后两句“平生枯淡意,去此欲谁论”,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一种超然态度。他似乎在表达,即便一向不愿涉足世事,但在这宁静的山谷之间,也难免有所感慨和思考。这里的“枯淡意”是指平生对功名利禄等世俗之事持有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而“去此欲谁论”则是在暗示,即便离开了这个隐逸之地,也没有必要去向别人解释自己的选择和感受。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过丹峰庵

杖策到丹峰,开轩对绿丛。

禅心清似水,客鬓乱如蓬。

鼓角谯门日,莺花上巳风。

逢人相借问,何地隐庞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过天竺寺

一径联镳去,身疑在画图。

林阴穿欲尽,山霭近还无。

下榻聊盘礴,裁诗屡嗫嚅。

道人留客意,片月出云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过东阳

小箔鸣机几万家,时清犹想旧繁华。

楼台夜映双溪月,箫鼓春迷后坂花。

回首十年真梦寐,停骖四顾但风沙。

却过萧寺无人语,独对枯林数暝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过邺中

逐鹿营营一梦惊,事随流水去无声。

黄沙日傍荒台落,绿树人穿废苑行。

遗恨分香怜晚节,胜游飞盖想高情。

我来不暇论兴废,一点西山入眼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