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梅分韵得香字

绝壁两屦云,荒村半桥霜。

孤往欲何之,林下幽径长。

寒梅在何许,临风几徜徉。

谁家断篱外,一枝寄林塘。

水静不摇影,竹深难护香。

无言独倚树,山空月荒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高峭的山崖上覆盖着云雾,荒芜的村庄边铺着薄霜的半座桥。
我独自一人要去哪里呢?长长的林中小路延伸在前方。
寒冷的梅花盛开在何处?它在风中独自徘徊了多少时光。
哪户人家的篱笆外,有一枝梅花寄托在湖边或池塘旁。
水面平静,没有波纹,竹林深深,香气难以留存。
我默默无语地倚靠在树旁,山间空旷,只有冷月照耀着这片荒凉。

注释

绝壁:高峭的山崖。
两屦云:覆盖着云雾的山崖。
荒村:荒芜的村庄。
半桥霜:薄霜的半座桥。
孤往:独自一人。
何之:去哪里。
林下:林中的小路。
幽径长:路途漫长。
寒梅:寒冷的梅花。
临风:在风中。
徜徉:徘徊。
谁家:哪户人家。
断篱外:篱笆外。
一枝:一枝梅花。
林塘:湖边或池塘。
水静:水面平静。
不摇影:没有波纹。
竹深:竹林深深。
护香:留住香气。
无言:默默无语。
独倚树:倚靠在树旁。
山空:山间空旷。
月荒凉:冷月照耀的荒凉。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冬探访梅花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自旅行中的孤寂与淡泊之情。

"绝壁两屦云,荒村半桥霜。"开篇便以宏伟的山壁和覆盖着积雪的荒凉村庄描绘出一幅冬日的萧瑟景象。"孤往欲何之,林下幽径长。"诗人独自前行,心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向往。

"寒梅在何许,临风几徜徉。"这里的"徜徉"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诗人似乎在寻找着那难以寻觅的冬日之美——梅花。"谁家断篱外,一枝寄林塘。"这两句透露出一种隐逸之意,诗人似乎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一枝梅花之上。

"水静不摇影,竹深难护香。"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同时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在这里,水面如镜般宁静,不起波澜;而竹林深处,虽有梅花的芬芳,却也难以完全保护其清香。

"无言独倚树,山空月荒凉。"诗人在这寂寥的自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无言地倚靠在一棵古树之下,感受着山野的宁静与夜晚的冷清。这两句充满了超然物外的情怀。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梅花探访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高洁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05)

于石(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梁父吟

建安天下如溃瓜,一榻之外非吾家。

黄屋飘飖定何许,龙为鱼兮鼠为虎。

老瞒持力敢欺天,朵颐汉鼎方垂涎。

紫髯将军一攘臂,控荆引越三千里。

慷慨山东大耳儿,南飞乌鹊栖无枝。

草庐一语君臣契,目中久已无吴魏。

堂堂大义凛不磨,灵关剑阁争嵯峨。

昨夜西南一星落,六尺之孤竟谁托。

渭水旌旗归故都,江上空存八阵图。

抱膝长歌《出师表》,古柏苍苍为谁老。

形式: 古风

续金铜仙人辞汉歌

汉皇锐意求神仙,神仙之效何茫然。

蓬莱弱水不可到,且立宫中承露盘。

饥餐玉屑不堪饱,谁谓有方能却老。

人生修短数在天,多欲未必能延年。

秋风吹老茂陵树,年年空滴金茎露。

建章宫阙随烟尘,块然屹立惟铜人。

宫官西来果何意,一朝辞汉将归魏。

吁嗟铜人如有知,口不能言惟泪垂。

自从曹氏盗神器,父子相传已三世。

汉宫故物无一存,汝独犹能感旧恩。

凄然照影临渭水,一折铜人扶不起。

宁为弃物委道傍,不忍漂泊离故乡。

迢迢东望洛城路,回首长安愁日暮。

长安繁华非昔时,洛阳寥落谁复悲。

汉魏兴亡何日了,长见铜人卧秋草。

形式: 古风

野田黄雀行

鸣不择上林,栖不依华屋。

雄飞各呼雌,翩翩自相逐。

渴饮野田水,饥啄野田粟。

一饮一啄能几何,慎勿远飞投网罗。

君不见金笼老鹦鹉,向人空作闲言语。

形式: 古风

鹿田

鹿田迥在翠微巅,乘兴来寻半日闲。

径入古松行落叶,目随飞鸟破寒烟。

钟声不隔东西寺,屐齿何辞上下山。

一见老僧如旧识,相留煮茗试岩泉。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