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故山作

云门夹峭石,石路荫长松。

谷响猿相应,山深水复重。

餐霞人不见,采药客犹逢。

独宿灵潭侧,时闻岳顶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云雾缭绕的山口两旁耸立着峭壁和岩石,岩石间的路径被高大的松树遮蔽。
山谷中回响着猿猴的叫声,彼此呼应,山峦幽深,溪水潺潺,层峦叠嶂。
那些以食用云霞为生的仙人看不见踪迹,但偶尔还能遇见采摘药材的访客。
我独自在灵秀的潭水边过夜,不时能听到从山巅传来的钟声。

注释

云门:指云雾环绕的山口。
峭石:陡峭的岩石。
石路:岩石间的道路。
荫:遮蔽。
长松:高大的松树。
谷响:山谷中的回音。
猿相应:猿猴的叫声相互呼应。
山深:山峦幽深。
水复重:水流曲折,一重又一重。
餐霞:传说中仙人食云霞以求长生。
人不见:仙人难以遇见。
采药客:寻找草药的人,常比喻隐士或修行者。
犹逢:还能够遇到。
独宿:独自过夜。
灵潭:有灵气的水潭。
侧:旁边。
时闻:时常能听到。
岳顶钟:从山峰顶部传来的钟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自在深山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意境。

“云门夹峭石”一句,以“云门”指代山谷之入口,设定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石路荫长松”则是对路径和树木的刻画,不仅形象地描绘出道路崎岖、古树参天,更通过“荫”字传递出一种静谧深邃之感。

“谷响猿相应”与“山深水复重”两句,通过猿啼声和山谷间回音的描写,以及水流层层叠加的声音效果,强化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幽深感和静谧氛围。这种对声音的细致捕捉,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一种动态美。

“餐霞人不见”一句,通过神秘的“餐霞”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向往。紧接着,“采药客犹逢”则表现出即使是寻找草药的人,也是不时地探访这一片充满灵性之气息的山谷。

最后两句“独宿灵潭侧,时闻岳顶钟”,诗人选择在神秘而又宁静的灵潭旁过夜,每当夜深人静之际,便能听见来自远方岳顶传来的清脆钟声。这不仅是对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也象征着心灵的平静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精神寄托的深刻体验,以及对孤独生活的自在情怀。

收录诗词(174)

马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 字:虞臣
  • 籍贯: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
  • 生卒年:799—869

相关古诗词

早发故园

语别在中夜,登车离故乡。

曙钟寒出岳,残月迥凝霜。

风柳条多折,沙云气尽黄。

行逢海西雁,零落不成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江行留别

吴楚半秋色,渡江逢苇花。

云侵帆影尽,风逼雁行斜。

返照开岚翠,寒潮荡浦沙。

余将何所往,海峤拟营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江亭赠别

长亭晚送君,秋色渡江濆。

衰柳风难定,寒涛雪不分。

猿声离楚峡,帆影入湘云。

独泛扁舟夜,山钟可卧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过故人所迁新居

金马诏何晚,茂陵居近修。

客来云雨散,鸟下梧桐秋。

迥汉衔天阙,遥泉响御沟。

坐看凉月上,为子一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