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思美诗十首(其七)》由明代诗人宋应星所作,通过对书籍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知识与智慧的赞美与推崇。
首句“充繁东壁尽书编”,描绘了书籍堆积如山的情景,形象地展示了知识的丰富与浩瀚。然而,“不解删存枉展诠”一句则提出了问题,指出在如此众多的书籍中,如何选择、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避免浪费时间在无用之物上,是需要深思的问题。
接着,“天产哲人今贯古,时宗盟主俗资贤”两句,赞美了那些能够洞察古今、引领时代潮流的智者,他们不仅是社会的宗主,也是普通百姓的智囊,他们的思想和言论如同珍贵的宝玉,流传千古。
“无情片语弁髦弃,有用群言琬琰传”则进一步强调了知识的价值。即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句话,如果缺乏价值,也会被世人忽视;而那些真正有用的知识和言论,则会被人们珍视并广泛传播。
最后,“从此缥缃怀至宝,祖龙不用虐灰燃”表达了对知识的珍视和对暴政的批判。这里“缥缃”指的是书籍,比喻知识如同宝藏,不应被毁灭或滥用。同时,借古喻今,批评了像秦始皇那样焚书坑儒的行为,呼吁保护和传承知识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探讨了知识的价值、筛选与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对暴政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崇敬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