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道口亭前多贵游,一时来往亦风流。
若能共画安刘计,岂独英雄记里收。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社会中权贵云集、繁华热闹的场景,通过“道口亭前多贵游,一时来往亦风流”这两句,生动展现了权贵们在道口亭前聚会的盛况,他们来来往往,风度翩翩,尽显风流。接下来,“若能共画安刘计,岂独英雄记里收。”则表达了对历史功业的向往与追求,暗示了诗人对于能够参与并实现安定国家大计的渴望,并非仅仅局限于个人英雄主义的记载之中。整体而言,此诗不仅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也蕴含了诗人对于历史责任和理想抱负的思考。
不详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英豪并起望人才,底事将军谩筑台。
倘使曹公肉能饱,如何唤得野鹰来。
试看汲古几何深,犹有馀波慰渴心。
谁把石栏移便坐,并邻又得一繁钦。
见说襄阳有古风,可怜耆旧老无功。
当年汉主龙兴地,尽在登楼四望中。
愤深藉馆年年祭,痛切夷陵岁岁祠。
不见征南遗爱地,至今泪堕岘山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