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庶子瑞菊轩卷

紫陌朝回凤城晓,罗衫冷怯霜风早。

轩前佳菊吐奇花,合萼连葩向人好。

阳光一照色更鲜,盈盈两脸胭脂妍。

同心可比连理木,清香绝胜双头莲。

簪缨列坐皆僚友,啧啧看来叹希有。

宜将綵笔写新图,持归远为双亲寿。

繇来种德生贤郎,家庭晚景何辉光。

丝纶日掌侍清禁,阿阁五云仪凤凰。

物因人瑞皆从类,人今况与明时会。

乃知圣主得贤臣,兹花亦是皇家瑞。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紫陌之上,凤城初晓,霜风微寒,佳菊盛开的生动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的美丽与高洁,将其比作“两脸胭脂”,“清香”与“双头莲”,寓意深远。接着,诗人赞美了菊花所象征的品德与美好,以及它所带来的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君主得到贤臣的感慨,认为这正是国家之瑞。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政治寓意,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社会责任感。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永嘉赵惟善之北京司仓

赵司仓,初辞阙,一鞭远冒燕山雪。

燕山雪满河冰结,酸风刮面肌欲裂。

长安沽酒与君别,酒酣不觉双耳热。

呜呜作歌歌激烈,烦君为我同击节。

试看昭王台,黄金致英杰。

黄金散尽台已空,至今士气何曾歇。

幸并际昌期,沈沦尽超越。

班资正为贤才设,况君年壮才更哲。

鹏化南溟十万程,君今始上青云辙。

肯为儿女情,临岐动悽切。

丈夫要使心如铁,江南梅花为君折。

路长勿使音书绝,两地相思共明月。

形式: 古风

题画鱼

上池生绿冰初泮,暖逼小桃红欲半。

纤鳞犹得泳恩波,何异鲲鲸运溟瀚。

变化逢时底用媒,相忘蘋藻且徘徊。

为龙闻说劳行雨,秪恐禹门雷电催。

形式: 古风

送张知县邦达

我初长安识君面,四十才华正强健。

北海云鹏翅欲张,南山雾豹文初变。

自言来京已三载,足迹劳劳半邮传。

东浮浙水驾风涛,西上苍梧蹑云巘。

怀中无复茂才金,身上空馀慈母线。

别去无何忽相报,近得高闲适安便。

乃知优给有庠序,择师教育君膺选。

绛帐三间坐百人,青衿一字数千遍。

三略才过又六韬,终日吾伊不知倦。

吁嗟天意谅有在,有美如平岂贫贱。

今年诏下大搜贤,公论推君当鹗荐。

扶摇直上试天官,一策敷陈云锦绚。

赏音不独主司惊,啧啧旁观尽称善。

绿绶初垂何所之,独向炎方宰花县。

炎方近年无瘴疠,民物安然乐丰羡。

远徼尤宜宽政施,皇恩有待仁风扇。

此行所重民社寄,临别肯为儿女恋。

秦淮弱柳垂青青,折取长条共攀饯。

沙口帆移燕语留,花前酒续莺声劝。

明朝应度岭头云,千里相思一回眷。

迟子三年政绩成,还来此地重相见。

薏苡曾为马援珠,归囊肯带包公砚。

骥足应知难久淹,嘉声又达明光殿。

形式: 古风

题王将军梅雪轩

襄阳耆旧孟浩然,雪中骑驴耸吟肩。

西湖处士林逋仙,梅边引鹤乌帽偏。

二子寒酸无所托,遂与梅雪同清妍。

将军执锐常披坚,奇勋要使彝鼎镌。

虽蒙优擢入卫尉,可容梅雪相留连。

我知将军非泥此,朝市乃欲如林泉。

况今四海同一天,无劳万里横戈鋋。

雅歌投壶分内事,孰谓梅雪非我便。

种梅五六株,搆轩数十椽。

花时雪霁江月圆,香影满庭冰玉鲜。

时时退直得清暇,开轩命客烹肥膻。

从教曲奏谯楼角,任取寒生玉帐毡。

梅以供鼎实,雪以呈丰年。

上祝天子万万岁,岁岁阳春生意全。

乃知将军爱梅雪,寒酸之士正尔霄壤悬。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