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十四首(其十四)

书生自怜。芸窗十年。也曾献赋金銮。奏长杨一篇。

光阴走丸。前游惘然。世间万事如烟。拟空山坐禅。

形式: 词牌: 醉太平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俞樾所作,名为《醉太平十四首》之十四,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书生在芸窗苦读十年后的感慨与反思。

首句“书生自怜”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一个饱读诗书的书生开始自我反省和审视。接下来的“芸窗十年”,形象地描述了书生在书斋中埋头苦读的漫长岁月,十年寒窗,寓意着书生为了追求学问和理想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

“也曾献赋金銮”一句,提到了书生曾经有机会进入皇宫,向皇帝献上自己的文章,这象征着书生对功名的渴望和对权力的向往。然而,“奏长杨一篇”之后,“光阴走丸”,时间如同飞逝的弹丸,转瞬即逝,表达了书生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往经历的回忆。

“前游惘然”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书生对于过去的经历感到迷茫和不确定,可能是因为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或是对过去的选择产生了怀疑。最后,“世间万事如烟”一句,将世间的一切比作烟雾,强调了事物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书生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拟空山坐禅”则是书生在面对这一切后,选择了一种更为内省和超脱的生活方式,试图在自然之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解脱。整首诗通过书生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个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挣扎、反思以及最终寻求心灵归宿的过程,充满了哲理性和深沉的情感。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湖楼夜闻枭声甚恶

小楼已自荒凉甚。乖音又来孤枕。

鹤欬秋山,鲇啼夜涧,少有如伊凄紧。初听未审。

已银烛光沉,铁箫声噤。

独倚危栏,玉楼寒粟起难禁。

哀鸣何太自苦,想枯桑老秃,零落无葚。

贾傅工愁,齐侯善痁,被尔雄心消尽。挑灯暗哂。

笑赋鹏词酸,禳鸮人窘。起抚龙泉,怪鸱俄远引。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木兰花慢

问南朝旧事,只离恨、不销磨。

想五国城中,九哥传语,毕竟蹉跎。风多。

任吹不转,笑官家枉托孟婆婆。

那比茅檐腊鼓,迎神来听新歌。凭他,吴越干戈。

工作合、惯调和。看绿衣、执鼓蓬头不帻,笑面微酡。

关河。玉门万里,仗神风一夕转明驼。

从此林间鸟语,声声只唤哥哥。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倦寻芳

小移步障,闲泛灵楂,西子湖畔。

大好清游,苏白也应相羡。

康乐行窝随地筑,达摩芦叶沿流转。

斗奇情,有浮梅槛稳,驾霄亭健。

念往事、风流消歇,二百年来,犹有馀恋。

坐对湖山,昔日胜游谁见。

几处神楼空结想,十年船会难如愿。

只荒凉,薛家庐,曲阑凭遍。

形式: 词牌: 倦寻芳

唐多令.李筱泉中丞见访湖楼,遂与至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小坐而别

花外驻鸣驺。来乘湖上舟。且偷闲、半日清游。

玉宇琼楼随处好,泛双桨、向中流。云水一登楼。

苍茫芦荻秋。步长桥、指点汀洲。

安得行窝来此筑,请垂钓、著羊裘。

形式: 词牌: 唐多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