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寺丞知白州

大邑歌谣日尚新,忽惊千骑拥行尘。

宦游莫叹登长道,天意先教福远人。

城在海隅门少客,地钟阳气景常春。

政成不患无知己,按察当今正直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大邑的歌谣每天都在更新,忽然间惊见千骑簇拥着尘土飞扬。
在外做官的人不要叹息走上漫长的道路,这是上天的意思,让福泽远离尘世之人。
城市坐落在海边,门庭冷清少有访客,这里地势温暖,景色常如春天。
政事若已成功,无需担心没有知己,如今的官员正是公正无私的好榜样。

注释

大邑:指一个位于海边的大城市。
歌谣:民间流传的歌曲或故事。
尚新:新颖,不断更新。
忽惊:突然惊讶。
千骑:众多骑兵。
行尘:行进中的尘土,形容队伍规模。
宦游:在外做官。
长道:长途道路。
天意:天命,命运。
福远人:被命运安排远离福泽的人。
城在海隅:城市位于海边角落。
门少客:门庭冷清,来访者稀少。
阳气:温暖的气息,比喻生机勃勃。
景常春:景色如同春天般常新。
政成:政事有成。
患:担忧。
知己:了解并信任的朋友。
按察:考察和监察。
当今:现在。
正直臣:公正无私的官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祥瑞之气,展现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大邑歌谣日尚新"表明在一个大城市中,每天都有新的欢庆之声,这种氛围给人以新鲜感。紧接着"忽惊千骑拥行尘"则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马队通过,带起的尘土象征着动荡与威严。

"宦游莫叹登长道,天意先教福远人"中的“宦游”指的是为官之人,诗人表达了对这些官员能够遵循正道、获得上天赐福并惠及民众的期望。这里的“天意”体现了一种宿命论,即认为一切都在天意的掌控之中。

"城在海隅门少客,地钟阳气景常春"则描绘了一个位于海边、城门不常见行人、充满生机的场景。这里的“地钟”可能指的是土地肥沃,“阳气”代表着生命力和温暖,而“景常春”则是对永远春天美好景象的一种向往。

最后两句"政成不患无知己,按察当今正直臣"表达了诗人对于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的赞扬。在这样的社会中,即使没有很多知音,也不必担忧,因为有公正廉洁的官员在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美好生活场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和谐、安宁社会的向往以及对德才兼备官员的肯定。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偶题饶秀才溪光亭

北出城来驻马蹄,君家别馆幸临溪。

雄虹见雨遏不断,潦水到秋痕渐低。

万事热心成浩叹,一樽撩眼怕长迷。

俗人谁会儒生意,是处醉吟还日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堂西夜坐

炎蒸得避处,铺席对西墙。

有月树阴黑,无风山气凉。

聚蚊妨袒裼,饮井当壶觞。

妻子讵知我,笑言皆在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寄小儿

两世茕茕各一人,生来且喜富精神。

欲教龆龀从师学,秪恐文章误尔身。

但有犁锄终得饱,莫看纨绮便嫌贫。

不知别后啼多少,苦问家僮说未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介夫

天恨吾侪各一方,夕阳千度到西窗。

因循流俗今皆是,磊落如君信少双。

书未隔年难得报,心从薄宦始应降。

可怜汉水无拘系,长与旴江会九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