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玉润金明信好冠,错刀剜出藓纹乾。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欢盟未可寒。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他深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格。首句“玉润金明信好冠”描绘了一顶精美无比的竹编冠冑,其质地光滑如玉,透出金色的光泽,显示出工匠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美好的向往。"错刀剜出藓纹乾"则形象地展示了制作过程中刀法的精妙,每一寸竹片都被精心雕刻而成,展现出匠人的技艺和对作品的敬业。
"不忘君惠常加首"表达了诗人对于赠冠之恩的铭记与感激之情。"要使欢盟未可寒"则是希望这份友谊能够长存,犹如初见时的心情和承诺一样温暖而不变。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顶竹编冠冑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美好事物的赞赏。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王安石的文学才华和他的人格魅力。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无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谷皮乾。
故人恋恋绨袍意,岂为哀怜范叔寒。
竹根殊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乾。
要使山林人共见,不持方帽禦风寒。
且欲相邀卧看山,扁舟自可送君还。
留连城郭今如此,知复何时伴我閒。
风来风去岂尝要,随分铿锵与寂寥。
不似人间古钟磬,从来文饰到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