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一)

坐看奔湍绕石楼,使君高会百无忧。

三犀窃鄙秦太守,八咏聊同沈隐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静坐观赏急流绕过石楼,使君的盛会没有一丝忧愁。
以三犀自比,暗讽秦太守浅薄,暂借沈隐侯的八咏诗篇共抒情怀。

注释

坐:静坐。
奔湍:急流。
石楼:石砌的楼阁。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高会:盛大的聚会。
无忧:没有忧虑。
三犀:自比为有智慧的犀牛,表示自己不凡。
窃鄙:私下轻视。
秦太守:指某位秦地的官员。
聊同:姑且相同,借以。
沈隐侯:沈约,字元礼,南朝文学家,这里代指有才华的文人。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飘逸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图景。"坐看奔湍绕石楼"一句,设想诗人静坐在高耸的石楼之上,眺望着奔腾不息的溪流,它们在岩石间回旋,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自然风光线。

而后面"使君高会百无忧"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与期许。"使君"指的是拥有高位的人物,这里被赋予了超凡脱俗、无忧无虑的美好境界,仿佛在这样的山水间聚会,能够让人忘却世间烦恼,达致一种精神上的解放与升华。

接着,"三犀窃鄙秦太守"一句中,"三犀"可能指的是山名,而"窃鄙"则是形容词,意味着简陋或隐蔽。这里的"秦太守"很可能是历史上的某位地方官员,这里被诗人想象成隐居山林之中的人物,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归隐田园的情怀。

最后,"八咏聊同沈隐侯"中"八咏"或许指的是某种文学作品或者歌咏,而"沈隐侯"则可能是另一位历史上的高官。这句诗表明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与这位高官的境界相契合,共同分享那份超然物外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在这样的山水间,诗人寻求的是一种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二)

涛头寂寞打城还,章贡台前暮霭寒。

倦客登临无限思,孤云落日是长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三)

白鹊楼前翠作堆,萦云岭路若为开。

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四)

朱楼深处日微明,皂盖归时酒半醒。

薄暮渔樵人去尽,碧溪青嶂绕螺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五)

使君那暇日参禅,一望丛林一怅然。

成佛莫教灵运后,著鞭从使祖生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