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四)

朱楼深处日微明,皂盖归时酒半醒。

薄暮渔樵人去尽,碧溪青嶂绕螺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翻译

深红色的高楼里,天色已微微发亮。
官员乘坐黑色车盖的马车归来,酒意还未完全消散。

注释

朱楼:深红色的高楼。
深处:楼内深处。
日微明:天色微亮。
皂盖:黑色的车盖,古代官吏出行时使用的。
归时:回来的时候。
酒半醒:喝得半醉。
薄暮:傍晚时分。
渔樵:捕鱼砍柴的人。
去尽:都离开。
碧溪:清澈的溪流。
青嶂:青翠的山峰。
螺亭:形状像螺壳的小亭子。

鉴赏

此诗描写了一幅山水画中的景象。开篇“朱楼深处日微明”两句,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山谷晨景,朱红色的楼阁隐藏在树木间,阳光透过云层和枝叶,柔和而不强烈。

接着,“皂盖归时酒半醒”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皂盖,即古代的马衣,这里用来指代归来的行者,而“酒半醒”则透露出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似乎在此刻,时间也缓缓地流逝。

“薄暮渔樵人去尽”一句,则将画面的视角转向远方。薄暮时分,渔樵(指打鱼和砍柴的人)们的身影已经不见,只留下了空寂的山谷和逐渐降临的夜色。

最后,“碧溪青嶂绕螺亭”则是对景象最深处的一种描摹。碧溪流水清澈,青嶂指的是青苔覆盖的山峰,它们共同环抱着一个叫做螺亭的地方。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感受,同时也展现了画家对空间构图的巧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境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开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此,可亲身体验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五)

使君那暇日参禅,一望丛林一怅然。

成佛莫教灵运后,著鞭从使祖生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六)

却从尘外望尘中,无限楼台烟雨濛。

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认西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七)

云烟缥缈郁孤台,积翠浮空雨半开。

想见之罘观海市,绛宫明灭是蓬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八)

回峰乱嶂郁参差,云外高人世得知。

谁向空山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