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五)

使君那暇日参禅,一望丛林一怅然。

成佛莫教灵运后,著鞭从使祖生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使君没有闲暇去参禅,遥望丛林心中充满感慨。
不要等到像灵运那样才求佛成道,应该赶紧激励自己,像祖生那样走在前面。

注释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暇日:闲暇时光。
参禅: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静坐冥想。
丛林:原指僧人聚居之处,此处也可泛指寺庙。
怅然:惆怅、失落的样子。
莫教:不要让。
灵运:谢灵运,南朝诗人,以山水诗著名。
后:之后。
著鞭:比喻努力追赶,激励自己。
祖生:祖逖,东晋名将,以励志早起闻世。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禅意交织的诗句。从“使君那暇日参禅,一望丛林一怅然”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闲暇时光中静心参禅,面对茂密的丛林,不禁产生了一种深沉的思索与感慨。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交流和沟通。

“成佛莫教灵运后,著鞭从使祖生先”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以及禅意的深刻领悟。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或他人,当达到某种精神境界时,不必再追求更高层次的教导,因为已经触及到“灵运”的层面,亦即心灵自由自在地运行。这一思想与禅宗强调的心性本净、顿悟成佛不谋于先有相通之处。同时,“著鞭从使祖生先”则是对生命流转的认知,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顺应时序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融合了禅理与个人情感,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六)

却从尘外望尘中,无限楼台烟雨濛。

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认西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七)

云烟缥缈郁孤台,积翠浮空雨半开。

想见之罘观海市,绛宫明灭是蓬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八)

回峰乱嶂郁参差,云外高人世得知。

谁向空山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读孟郊诗二首(其一)

夜读孟郊诗,细字如牛毛。

寒灯照昏花,佳处时一遭。

孤芳擢荒秽,苦语馀诗骚。

水清石凿凿,湍激不受篙。

初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又似煮蟛?,竟日持空螯。

要当斗僧清,未足当韩豪。

人生如朝露,日夜火消膏。

何苦将两耳,听此寒虫号。

不如且置之,饮我玉色醪。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