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三)

白鹊楼前翠作堆,萦云岭路若为开。

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创作的,选自《虏州八境图》八首中的第三首。苏轼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在这短暂的四句话中展现了对远方故人深切思念的情怀。

“白鹊楼前翠作堆,萦云岭路若为开。”这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白鹊楼可能是当地的一个标志性建筑,而“翠作堆”则给人一种繁茂、葱郁之感。山路仿佛因等待而显得有些许开阔,这种刻画手法增添了一份期待与渴望。

“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情思念。故人在千山之外,虽然没有直接的书信往来,但诗人心中充满了对他们的牵挂和想念。梅花常被赋予坚韧不拔、寂寞孤傲等象征意义,这里未寄梅花作为远信,或许是因为它代表了一份难以言说的深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真实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四)

朱楼深处日微明,皂盖归时酒半醒。

薄暮渔樵人去尽,碧溪青嶂绕螺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五)

使君那暇日参禅,一望丛林一怅然。

成佛莫教灵运后,著鞭从使祖生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六)

却从尘外望尘中,无限楼台烟雨濛。

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认西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七)

云烟缥缈郁孤台,积翠浮空雨半开。

想见之罘观海市,绛宫明灭是蓬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