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华林园戒诗

庸夫耽世光,俗士重虚名。

三空既难了,八风恒易倾。

伊余久齐物,本自一枯荣。

弱龄爱箕颍,由来重伯成。

非为乐肥遁,特是厌逢迎。

执圭守藩国,主器作元贞。

昔日书银字,久自恧宗英。

斯焉佩金玺,何由广德声。

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

兹言信非矫,丹心良可明。

舟航奉睿训,接引降皇情。

心灯朗暗室,牢舟出爱瀛。

是节高秋晚,泬寥天气清。

郊门光景丽,祈年云雾生。

红蕖间青琐,紫露湿丹楹。

叶疏行径出,泉溜远山鸣。

绿衿依浦戍,绛颡拂林征。

庶蒙八解益,方使六尘轻。

脱闻时可去,非吝舍重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此诗《蒙华林园戒诗》出自南北朝时期梁朝的文学家萧纲之手。全诗以“庸夫耽世光,俗士重虚名”开篇,揭示了世俗之人追求名利的浅薄与短视。接着,“三空既难了,八风恒易倾”两句,借佛教中的“三空”(空性、空相、空识)与“八风”(称扬、毁辱、赞叹、讥讽、称赞、诽谤、赞誉、贬低),表达了对世间名利变幻无常的深刻洞察。

“伊余久齐物,本自一枯荣”,诗人自述虽久经世事,但内心仍保持着对自然万物的平等态度,不以个人荣辱为重。接下来,“弱龄爱箕颍,由来重伯成”两句,表明诗人自幼便崇尚隐逸生活,推崇伯成子高(古代隐士)的淡泊名利。

“非为乐肥遁,特是厌逢迎”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选择隐逸的原因,并非为了逃避现实,而是厌倦了世俗的逢迎与虚伪。随后,“执圭守藩国,主器作元贞”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权力与地位的淡然态度。

“昔日书银字,久自恧宗英”两句,回顾了诗人过去的文采与成就,但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在道德与学问上更进一步的遗憾。“斯焉佩金玺,何由广德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在道德与名声上有所建树的思考。

“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两句,以居高临下的视角,提醒自己保持谦逊与警惕,避免骄傲自满。接下来,“兹言信非矫,丹心良可明”两句,表明诗人的话语并非虚伪,其内心充满了真诚与正直。

“舟航奉睿训,接引降皇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君王教诲的恭敬与接受,以及对君王情感的深切理解。“心灯朗暗室,牢舟出爱瀛”则以心灯照亮黑暗、牢舟驶向爱的彼岸,象征着内心的光明与对爱的追求。

“是节高秋晚,泬寥天气清”两句,描绘了秋季的宁静与清爽,暗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清明。“郊门光景丽,祈年云雾生”则通过描绘郊外美景与祈求年岁的云雾,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红蕖间青琐,紫露湿丹楹”两句,以红花与青琐、紫露与丹楹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叶疏行径出,泉溜远山鸣”则通过树叶稀疏显现出小径,泉水潺潺回响于远处山间,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绿衿依浦戍,绛颡拂林征”两句,描绘了绿衣士兵守卫江边、红脸男子穿越林间的场景,体现了对忠诚与勇敢的赞颂。“庶蒙八解益,方使六尘轻”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学习八解(佛教术语,指八种智慧)来净化心灵,减轻外界的干扰与束缚。

最后,“脱闻时可去,非吝舍重城”两句,表明诗人若有机会离开尘世,将毫不犹豫地舍弃繁华的城市生活,追求更加自由与纯净的生活状态。整首诗通过对名利、道德、自然、人生等多个层面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高尚的情操。

收录诗词(281)

萧纲(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 字:世缵
  •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503―551

相关古诗词

旦出兴业寺讲诗

沐芳肃朝带,驾言抵净宫。

羽旗承去影,铙吹杂还风。

吴戈夏服箭,骥马绿沈弓。

水照柳初碧,烟含桃半红。

由来六尘缚,宿昔五缠朦。

见鹤徒知谬,察象理难同。

方积恧四辩,奚用语三空。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游光宅寺诗应令诗

陪游入旧丰,云气郁青葱。

紫陌垂青柳,轻槐拂慧风。

八泉光绮树,四柱暧临空。

翠网随烟碧,丹花共日红。

方欣大云溥,慈波流净宫。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十空诗六首(其一)如幻

汉安设大响,周穆置高台。

三里生云雾,瞬息起冰雷。

空持生识缚,徒用长心灾。

慧人恒弃舍,庸识屡邅回。

六尘俱不实,三界信悠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十空诗六首(其二)水月

圆轮既照水,初生亦映流。

溶溶如渍璧,的的似沈钩。

非关顾兔没,岂是桂枝浮。

空令谁雅识,还用喜腾猴。

万累若消荡,一相更何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