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避名名自在,身瘠道还腴。
未到千年后,空岩已姓卢。
这首诗名为《游嵩山十三首(其六)卢岩》,作者是金末元初的杨奂。诗的内容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道家思想的理解。首句“避名名自在”,意味着诗人刻意避开世俗名声,却在无意中达到了名副其实的自由状态。次句“身瘠道还腴”则揭示了诗人虽然身体清贫,但精神上却因追求道义而富足。最后两句“未到千年后,空岩已姓卢”,暗示卢岩这个地方虽尚未被世人广泛关注,但诗人认为即使千年之后,这里也将因为他的存在而留下痕迹,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与道法的内心世界。
不详
又名知章。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壮哉昌黎笔,谈笑排佛祸。
不言动鬼神,翻疑触雷火。
几时落东溪,曲折卧天汉。
语似登山人,可饮不可盥。
一片开元石,愈知天地中。
今宵北窗梦,或可见周公。
土阶堕渺茫,多少曹与马。
底事住青山,近代无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