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南翁待制北上

生来畏别不堪闻,十四年中三送君。

挂席压平彭蠡浪,载家喜见太行云。

对扬入掌丝纶宠,纪颂行看金石文。

犹有鹅塘遗意在,一麾须早乞江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一生以来就害怕离别,这样的场景实在难以承受,十四年间已送你三次远行。
帆船挂起,压平了彭蠡湖的波浪,带着全家的喜悦,我终于看到了太行山的云雾。
接受朝廷的重任,犹如丝纶入掌,荣耀无比,你的事迹将被刻在金石之上,永载史册。
鹅塘的旧情仍在心中,但愿你能早日请求到江边任职,让我能再见你的身影。

注释

生来:自出生以来。
畏别:害怕离别。
不堪闻:难以忍受。
十四年中:在这十四年间。
三送君:已经送你三次离去。
挂席:挂起船帆。
压平:平息。
彭蠡浪:彭蠡湖的波浪。
载家:带着全家。
太行云:太行山的云雾。
对扬:接受。
入掌:进入手中。
丝纶宠:朝廷的重任。
纪颂:记录和歌颂。
金石文:刻在金石上的文字。
犹有:仍然有。
鹅塘遗意:鹅塘旧情。
一麾:一次任命。
乞江濆:请求到江边任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瑞所作的《送南翁待制北上》。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深不舍和对友人此行的期待与祝福。首句“生来畏别不堪闻”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敏感与痛苦,十四年间多次送别,足见友情深厚。次句“挂席压平彭蠡浪,载家喜见太行云”描绘了友人乘船远行的情景,祝愿他顺利越过彭蠡湖的波涛,欣赏太行山的壮丽景色,暗含着对友人旅途平安的期盼。

“对扬入掌丝纶宠,纪颂行看金石文”两句赞美友人此去朝廷必受重用,其事迹将被史书铭记,表达了对友人才华和未来的肯定。最后,“犹有鹅塘遗意在,一麾须早乞江濆”则借“鹅塘”之典故,希望友人能早日实现归隐的愿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淡泊名利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又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仕途的关切。

收录诗词(362)

徐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 字:山玉
  • 号:松巢
  • 籍贯:江西鄱阳
  • 生卒年:1255~1325

相关古诗词

送姚圣可归旴江(其一)

识面三年久,论心此日同。

相从方款款,索去又匆匆。

宇宙尘机息,江湖老眼空。

南枝春信早,归路载东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姚圣可归旴江(其二)

未了区中事,先留方外盟。

仙才虽有数,大器岂无成。

白发高堂梦,青山故国情。

君归相慰藉,未及水初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凌霁云赴馀姚州学正

天门振铎声弥远,越上横经任更专。

颇怪风云纡宦辙,故因山水著名贤。

圩田秋足先生饭,海月春浮坐客毡。

闻有世南遗墨在,归鸿傥一寄林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除夜哭仲孙概(其二)

我老那堪哭,吞声泪一襟。

应门差慰眼,伏枕独伤心。

白璧归黄壤,孤坟寄古林。

凄凉重泣痛,临绝有遗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