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歌

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微红夕如灭,短焰复相连。

差差向岩石,冉冉凌青壁。

低随回风尽,远照檐茅赤。

邻翁能楚言,倚锸欲潸然。

自言楚越俗,烧畲为早田。

豆苗虫促促,篱上花当屋。

废栈豕归栏,广场鸡啄粟。

新年春雨晴,处处赛神声。

持钱就人卜,敲瓦隔林鸣。

卜得山上卦,归来桑枣下。

吹火向白茅,腰镰映赪蔗。

风驱槲叶烟,槲树连平山。

迸星拂霞外,飞烬落阶前。

仰面呻复嚏,鸦娘咒丰岁。

谁知苍翠容,尽作官家税。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站起身来望南山,山火正旺烧着山田。
久久余火如同熄灭,短短的火焰又相连。
参差不齐烧向山崖,渐渐烧向了青石坂。
低处风吹过火灭尽,高处照红了茅屋檐。
邻翁能说楚地的话,身靠铲锹想要泪下。
自己介绍楚越风俗,火烧草木耕种山田。
豆苗如同蜷缩的虫,篱上的花开堂屋前。
破烂木猪舍猪归栏,广场之上的鸡啄米。
新春的雨后放晴日,酬神赛会遍布乡间。
持钱去找人去占卜,敲瓦之声隔树林传。
卜得宜于种田的卦,桑枣之下细细话谈。
吹火烧白茅满山地,红色甘蔗映入腰镰。
风吹槲叶烟雾迷漫,棵棵槲树遍野满山。
火星飞起飞拂天外,飞灰落在台阶之前。
巫师大呼又打喷嚏,鸦娘前来祝贺丰年。
谁知丰年收获食物,却被官家全部拿完!

注释

微红:指烧过之后剩下的余火。
短焰:因长草经初次大火焚烧殆尽,所以即使再烧起来也不能发出长的火苗,而只能发出短的火焰。
复:又。
差差:火势蔓延,前后参差不齐。
冉冉:渐渐前进的样子。
凌:升上。
青壁:青色的石壁。
低:指南山的低处。
回风:回旋的风。
尽:火尽,火熄灭。
楚言:楚地方言,古代楚国面积广大,主要在长江中游地区及汉水流域,即今湖北、湖南、安徽诸省。
倚:靠。
插:同“锸”,即铲锹。
潸然:流泪的样子。
越:古有越国,在今浙江省北部一带。
烧畲:一种种旱田的方法,其法是先放火烧去地面草木,使灰烬变为肥料,然后下种。
这是一种在地广人稀的地方采用的一种较为粗放的耕种方式,又称“火耕”或“火种”。
虫促促:指豆苗长得如蜷缩的虫子,言其茂盛。
促促,即蹙蹙,蜷缩的样子。
废栈:破木棚,这里指农家猪舍。
豕:猪。
栏:木栏,指猪舍。
赛神:酬神赛会,农村在举行酬神赛会时,往往敲锣打鼓,演唱文艺节目,酬神也娱人。
就人:到卜人处。
就,接近。
人,卜人,算卦占卜之人。
卜:占卜。
敲瓦:一种巫俗,敲碎瓦片,观察瓦的裂纹,以此定吉凶,称为“瓦卜”。
山上卦:适于上出种田的卦象。
白茅:草名,烧舍之时正是遍山白茅茂盛之时。
赪:红色。
槲:树名,一种落叶乔木,高二、三丈,叶大,倒卵形,长约四、五寸。
槲叶冬天存留于枝上,第二年嫩芽发生时才脱落。
迸星:飞起的火星。
拂霞外:拂天外,形容火星飞得高。
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
鸦娘:母鸦,古时一种迷信的说法:说乌鸦飞到人家是吉祥的预兆,预示丰年。
咒:祝。
苍翠容:指获盛的农作物。
尽:全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山火与农事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生活的交织。起首两句“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直接引出了主题,山火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微红而有层次,给人以一种既壮丽又略带忧伤之感。

接着,“差差向岩石,冉冉凌青壁”表现了山火蔓延的力量与美感,而“低随回风尽,远照檐茅赤”则描绘了一幅春日晚霞下的景象,火光与日光交相辉映。

诗人通过邻翁的话语,“自言楚越俗,烧畬为早田”,点明了山火的用途是为了农事,即烧荒以肥田,体现了一种生态循环。紧接着,“豆苗虫促促,篱上花当屋”写出了春日农作的繁忙与自然景色的美好。

“废栈豕归栏,广场鸡啄粟”描绘了农家生活的平实,而“新年春雨晴,处处赛神声”则是对节气变换中大自然的颂扬。诗人通过“持钱就人卜,敲瓦隔林鸣”表达了人们对未来丰收的祈愿和期待。

最后,“吹火向白茅,腰镰映赪蔗”与“风驱槲叶烟,槲树连平山”再次描写了山火与自然景观,而“迸星拂霞外,飞烬落阶前”则是对春日晚景的一种捕捉。诗尾,“仰面呻复嚏,鸦娘咒丰岁”表现了农人对于丰收的祝愿和喜悦。

整首诗通过山火这一自然现象,串联起了一系列与农业生产、季节变换以及人们生活相关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和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莲浦谣

鸣桡轧轧溪溶溶,废绿平烟吴苑东。

水清莲媚两相向,镜里见愁愁更红。

白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风浪。

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形式: 古风

郭处士击瓯歌

佶栗金虬石潭古,勺陂潋滟幽脩语。

湘君宝马上神云,碎佩丛铃满烟雨。

吾闻三十六宫花离离,软风吹春星斗稀。

玉晨冷磬破昏梦,天露未乾香著衣。

兰钗委坠垂云发,小响丁当逐回雪。

晴碧烟滋重叠山,罗屏半掩桃花月。

太平天子驻云车,龙炉勃郁双蟠拿。

宫中近臣抱扇立,侍女低鬟落翠花。

乱珠触续正跳荡,倾头不觉金乌斜。

我亦为君长叹息,缄情远寄愁无色。

莫沾香梦绿杨丝,千里春风正无力。

形式: 古风

堂堂曲

钱唐岸上春如织,淼淼寒潮带晴色。

淮南游客马连嘶,碧草迷人归不得。

风飘客意如吹烟,纤指殷勤伤雁弦。

一曲堂堂红烛筵,长鲸泻酒如飞泉。

形式: 古风

寄山中人

月中一双鹤,石上千尺松。

素琴入爽籁,山酒和春容。

幽瀑有时断,片云无所从。

何事苏门生,携手东南峰。

形式: 古风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