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

复就三秦役,还为四牡歌。

北风扬片席,大雪渡黄河。

才岂诸郎少,名非一郡多。

儒官明主意,吾道好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北风、大雪与黄河的壮阔景象时的内心情感与思考。首句“复就三秦役,还为四牡歌”透露出诗人可能在执行某种任务或职务后返回,以“四牡歌”来表达对归途的喜悦或感慨,这里的“四牡”常指驾车的四匹马,象征着旅途的顺利或荣耀。

接着,“北风扬片席,大雪渡黄河”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严酷与壮丽。北风呼啸,雪花纷飞,黄河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更加雄浑,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外界的恶劣条件,也暗示了内心的坚韧与不屈。

“才岂诸郎少,名非一郡多”两句,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才华与名声。他或许在自问,自己的才能是否在众多同辈中显得不足,名声是否在本郡内也不算显赫。这种自我审视,既体现了诗人的谦逊,也流露出一种对自身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评价的敏感。

最后,“儒官明主意,吾道好蹉跎”表达了诗人对儒家之道的坚守与对现实的无奈。他认为自己作为儒官,明白朝廷的意图,但自己的理想与道路似乎总是被时间与命运所耽误,留下了一种深深的遗憾与不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其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心境,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充满了深沉的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关门雪望

西来千里雪,斜日满函关。

秋水何当落,浮云自不还。

积阴高紫气,寒色壮秦山。

似欲欺双鬓,苍茫到客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发长安

此处看春色,萧条客自禁。

风尘为郡过,踪迹抱关深。

不尽传经意,难言作赋心。

故人多道路,薄宦有登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泾州

回磴层云上,孤城返照间。

人烟趋白阪,睥睨走青山。

刍粟浮泾下,旌旗度陇还。

时看乘障吏,车马出萧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秋日(其一)

薄游寒暑换,仍自滞孤城。

华发看人事,浮云识宦情。

拂衣驱病色,悬榻避时名。

但欲眠清昼,相嘲任友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