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羡鱼

曾是归家客,今年且未旋。

游鳞方有待,织网岂能捐。

向水烟波夕,吟风岁月迁。

莓苔生古岸,葭菼变清川。

不逐沧波叟,还宗内外篇。

良辰难自掷,此日愿忘筌。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曾经是个回家的人,今年还未回归。
游动的鱼儿等待着机会,织网怎能轻易放弃。
面对傍晚的水面烟波,岁月在吟风中流逝。
岸边长满莓苔,菖蒲和芦苇改变了清澈的河流。
我不会追随沧海的老翁,而是回归内省与外求的学问。
美好的时光不应虚度,今日希望能忘却工具。

注释

曾是:曾经。
归家客:回家的人。
今年:今年。
未旋:还未回归。
游鳞:游动的鱼。
有待:等待机会。
织网:编织渔网。
捐:放弃。
向水:面对水面。
烟波夕:傍晚烟波。
吟风:吟咏风声。
岁月迁:岁月流逝。
莓苔:青苔。
古岸:岸边。
葭菼:菖蒲和芦苇。
清川:清澈的河流。
沧波叟:沧海的老翁。
内外篇:内省与外求的学问。
良辰:美好时光。
自掷:虚度。
忘筌:忘却工具,这里指忘却追求知识的手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少殷的作品,名为《临川羡鱼》。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归乡之路的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以深沉的情感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诗首“曾是归家客,今年且未旋。”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返回故乡的强烈愿望,但却迟迟不能成行。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象征着古代文人常有的离愁。

接着,“游鳞方有待,织网岂能捐。”使用了鱼在水中游动和蜘蛛织网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甘平庸和坚持自我理想。这里的“游鳞”指的是鱼在水中的自由自在地生活,而“织网”则是蜘蛛勤劳编织网罗的象征。

第三句“向水烟波夕,吟风岁月迁。”诗人面对流水,感慨于时光的流逝。这里的“烟波”描绘了水面的柔和迷离,“吟风”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的写照。

“莓苔生古岸,葭菼变清川。”通过对岸边野草和河流变化的描述,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自然界深厚的情感。这里,“莓苔”指的是长在古老河岸上的野草,而“葭菼”则是水中的藻类植物,这些意象共同描绘出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

“不逐沧波叟,還宗内外篇。”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和学问的追求,不随波逐流,而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学术探究。这里,“沧波”指的是奔腾的河水,“叟”则是一种老迈的声音,象征着世事的变迁。

最后两句“良辰难自掷,此日愿忘筌。”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这里,“良辰”指的是宝贵的时间,“难自掷”则是说这些时光不容易获得,而“此日愿忘筌”则是诗人希望能在这一天中暂时忘却世俗的牵绊和烦恼。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坚守。

收录诗词(1)

薛少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洪州客舍寄柳博士芳

去年燕巢主人屋,今年花发路傍枝。

年年为客不到舍,旧国存亡那得知。

胡尘一起乱天下,何处春风无别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晚秋赠张折冲

都尉今无事,时清但闭关。

夜霜戎马瘦,秋草射堂闲。

位以穿杨得,名因折桂还。

冯唐真不遇,叹息鬓毛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自悼

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

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

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

只可谋朝夕,何由保岁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草堂吟

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苦诗书向灯烛。

柴门半掩寂无人,惟有白云相伴宿。

春日溪头垂钓归,花笑莺啼芳草绿。

猿鹤寥寥愁转深,携琴独理仙家曲。

曲中哀怨谁知妙,子期能识宫商调。

鱼未成龙剑未飞,家贫耽学人争笑。

君不见苏秦与韩信,独步谁知是英俊。

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间各佩黄金印。

男儿立志需稽古,莫厌灯前读书苦。

自古公侯未遇时,萧条长闭山中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