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雪峰

象骨峰前古道场,简庵再到愈芬芳。

地平双径崇宫殿,名压三山有雪霜。

栗棘金圈提祖令,奎文宝墨閟宸章。

海昌曾礼光明相,重荐垆中知见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象骨峰前古老的修行场所,简庵再次来访更显芬芳。
地势平坦,两条道路通向宏大的宫殿,名声超越三座雪山,积雪如霜。
珍贵的栗棘金环捧着祖先的遗训,奎文宝墨封存着皇家的圣旨。
海昌之地曾敬奉光明的智慧者,再次献上炉中智慧的香气。

注释

象骨峰:形容山峰形状独特像象骨。
古道场:古老的修行场所。
简庵:指诗人来访的庵庙名。
愈:更加。
芬芳:香气浓郁。
地平:地面平坦。
双径:两条路。
崇宫殿:高大宏伟的宫殿。
名压三山:名声超越三座山。
雪霜:积雪如同霜白。
栗棘:珍贵的植物,可能象征尊贵。
金圈:金色的环状物。
祖令:祖先的遗训。
奎文:古代的一种吉祥文字。
宝墨:珍贵的墨宝。
閟:收藏。
宸章:皇家的圣旨或文书。
海昌:地名,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个地方。
光明相:智慧者,可能指有智慧的僧侣或学者。
重荐:再次推荐或献上。
垆中:炉火旁,可能指祭祀或修行的仪式。
知见香:智慧的香气,可能指智慧的象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风景如画的道观,象骨峰前古道场展现了静谧而神秘的氛围。简庵再到愈芬芳,则是对环境变化的细腻描写,可能暗示着时间流转或季节更迭带来的自然美景。

"地平双径崇宫殿,名压三山有雪霜"一句,通过对道观周围环境和建筑的描述,展现了其宏大与庄严,同时也描绘出冬日雪霜加身的宁静与肃穆。

接着,"栗棘金圈提祖令,奎文宝墨閟宸章"这两句,则是对道观内文物古迹和典籍经书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文化传承的尊重与珍视。

最后,"海昌曾礼光明相,重荐垆中知见香"一段,似乎是在讲述某种仪式或修行过程中的体验,或是对某位得道高僧的崇敬之情,表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建筑物和文化典籍的细致描绘,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收录诗词(401)

李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皇树擅芳传楚颂,厥包锡贡纪荆扬。

踰淮易质从为枳,书尾重题未降霜。

四老何须隐商岭,千奴谁为种龙阳。

遥怜陆绩怀嘉实,归奉慈颜满袖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妙源

上人辍讲卧禅庵,万论千经思尽覃。

未与释迦分半座,只应弥勒且同龛。

兔瓯泼乳清尘虑,麈柄挥犀发妙谈。

我亦乘閒聊问道,安能遗世学瞿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赠李守

宗衮英名压搢绅,传家济美不无人。

采诗于蔿承亲擢,乐职中和著牧民。

凤入颍川宜卜相,梅开东阁趁班春。

九重侧席求奇士,尺一行颁觐紫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法传

栴檀林下老支郎,偶汎溪边般若航。

斋钵分抟香积饭,午窗对卧净名床。

云山宴坐千春木,尘境难留三宿桑。

欲结他年莲社友,空门气味觉优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