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首(其七十二)

声如鸣玉静边闻,谁信幽人不见君。

花到海棠将寂寞,绣衣犹把麝香熏。

形式: 偈颂 押[文]韵

翻译

声音如同美玉在寂静的边陲回响,谁能相信那隐士就这样不露面。
花朵盛开的海棠正独自承受着寂寞,穿着绣衣的人还点燃麝香以增添香气。

注释

声:声音。
如:如同。
鸣玉:玉石相碰的声音。
静边闻:寂静的边疆处可听见。
谁信:谁能相信。
幽人:隐士。
不见君:没有见到你。
花到:花朵到了。
海棠:海棠花。
将寂寞:正感到寂寞。
绣衣:绣有图案的衣服。
犹:仍然。
把:拿着。
麝香:一种香料。
熏:熏香。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颂古一百首·其七十二》,作者是宋代的僧人释智愚。诗中以清脆悦耳的声音比喻为鸣玉,暗示了环境的宁静,引出对一位隐者的思念。"声如鸣玉静边闻"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仿佛能听到远方传来的声音,然而这声音的主人却并未现身。

接着,诗人通过"谁信幽人不见君"表达了对这位幽居之人的深深怀念,尽管他身处僻静之处,但诗人仍难以忘怀。海棠花盛开,本应热闹繁盛,但诗人却说"花到海棠将寂寞",暗示了幽人不在,连花儿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最后,诗人想象幽人即使独处,仍保持着高雅的生活情趣,"绣衣犹把麝香熏",通过描写他穿着华丽的绣衣,并且还在熏香,展现出他对生活的讲究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一百首(其七十一)

昔年曾扣睦州关,负义忘恩当等闲。

见说吴音俱变尽,语言浑似广南蛮。

形式: 偈颂 押[删]韵

颂古一百首(其七十)

此行莫拟几时回,此去应须到五台。

若过曼殊放光处,殷勤为我记归来。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颂古一百首(其六十九)

塞北烟尘终载静,江南花木四时荣。

不须特地分疆界,万里山河似掌平。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颂古一百首(其六十八)

青郊鸣锦雉,绿水漾金鳞。

安得郢中客,共歌台上春。

形式: 偈颂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