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呈寇相公见赠

深严相府绝纤埃,宴会寻常召不才。

孙閤有歌凝翠黛,召棠无讼锁青苔。

凤池即看三回入,蜗舍曾蒙数度来。

仍赐雅章惭继和,朱门将献又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深严的相府远离尘埃,平时宴请也不轻易招来。
孙閤歌声如黛色凝固,召棠之地清静无诉讼,只有青苔作伴。
我有幸多次进入凤凰池任职,而蜗居也曾蒙您光临。
承蒙赐予雅诗,我深感荣幸却不敢轻易和作,犹豫着是否应向朱门献上我的诗篇。

注释

深严:形容相府戒备森严,严谨庄重。
纤埃:微小的灰尘,比喻世俗纷扰。
寻常:平常,普通。
召不才:召唤没有才能的人,谦称自己。
孙閤:可能指代某处歌馆或宫廷中的歌女所在。
凝翠黛:形容歌声优美,如黛色般凝重。
召棠:古代贤臣召伯所治理的地方,象征公正廉洁。
锁青苔:无人打扰,青苔覆盖,显得宁静。
凤池:对朝廷中枢的美称,此处指宰相府或翰林院。
三回入:多次进入中央任职。
蜗舍:谦称自己的简陋居所。
数度来:多次来访。
雅章:高雅的诗文。
惭继和:感到惭愧,不敢轻易跟随和作。
朱门:富贵人家,此处指相府。
徘徊:犹豫不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写给寇相公的一首和诗,表达了对寇相公的敬仰和对自己才能的谦逊。首句“深严相府绝纤埃”描绘了相府的庄重肃穆,一尘不染,显示出寇相公的威严与清正。次句“宴会寻常召不才”则表达了寇相公即使在日常宴会上也看重贤才,诗人自谦为“不才”,体现了谦虚的态度。

“孙閤有歌凝翠黛,召棠无讼锁青苔”两句运用典故,孙閤是赞美寇相公正直如召棠,使得地方安宁,连诉讼都少,青苔得以静锁,象征着社会和谐。诗人以歌女的歌声和青苔的寂静来象征寇相公的政绩。

“凤池即看三回入,蜗舍曾蒙数度来”表达了诗人多次受到寇相公的青睐,得以进入朝廷任职,而自己的居所虽简陋(蜗舍),却也因寇公的恩惠而增光。最后一句“仍赐雅章惭继和,朱门将献又徘徊”中,“雅章”指寇相公的诗文,诗人表示自己惭愧地尝试回应,但又犹豫不决,因为要向朱门(权贵之家)献诗,反映出对寇相公的尊重和对自身才华的谨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美寇相公的德政和才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地位的反思和对寇公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和陈推官暮春感兴

角冠闲戴任攲斜,骑马人稀到我家。

僧体盘餐唯笋味,道情栏槛只松花。

惊回驯鹿林閒犬,聒杀灵龟雨后蛙。

春去寻常何足叹,自将寂寞并繁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河中孙谏议见送同薛田察院之龙门谒刘烨大著

闲忆披云辍卧云,尽惊獬豸鹿同群。

舜耕山下辞廉使,禹凿门前谒宰君。

莫讶楼台抛接武,却愁泉石动移文。

花时离别尤堪惜,头白三分欲二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和绛台王都官见寄春日书事之什

绛郡政闲闻,人家可闭门。

马嘶花下路,犬睡月中村。

吏亦擎书卷,民皆挈酒樽。

行春思隐逸,多谢动吟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和郡侯咏雪

时节初过打猎天,山河一色晓漫漫。

梁王宴罢樽犹湿,谢傅诗成墨未乾。

笔砚窗间宁觉夜,管弦堂上岂知寒。

须知祥瑞同霖雨,莫作梅花柳絮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