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河中孙谏议见送同薛田察院之龙门谒刘烨大著

闲忆披云辍卧云,尽惊獬豸鹿同群。

舜耕山下辞廉使,禹凿门前谒宰君。

莫讶楼台抛接武,却愁泉石动移文。

花时离别尤堪惜,头白三分欲二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悠闲时回忆起披云而行的日子,不禁惊讶獬豸与鹿群共处。
在舜耕山下告别廉洁的使者,禹在门前拜见地方官员。
不要惊讶楼阁间有武艺展示,却担心泉水石头触动诗文灵感。
花开花落时节的离别更令人惋惜,如今已接近满头白发,三分之二已逝去。

注释

闲忆:悠闲时回忆。
獬豸: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公正。
楼台抛接武:楼阁间的武艺表演。
头白三分欲二分:形容头发几乎全白,接近三分之二白。

鉴赏

这首宋诗《和河中孙谏议见送同薛田察院之龙门谒刘烨大著》是魏野所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之际的感慨。首句“闲忆披云辍卧云”描绘了诗人回忆过去的时光,可能是在山林隐逸的日子;“尽惊獬豸鹿同群”则以神话中的獬豸和鹿群为喻,暗示自己与朋友间的纯洁友情如同这些祥瑞之物共处。

“舜耕山下辞廉使,禹凿门前谒宰君”两句通过历史典故,借舜帝和大禹的谦逊形象,表达出诗人对贤能官员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此行的期待或谦虚态度。“莫讶楼台抛接武,却愁泉石动移文”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对龙门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此次拜访可能带来的文思涌动的忧虑。

最后,“花时离别尤堪惜,头白三分欲二分”以春天花开的时节作为背景,强调了与友人的离别之痛,以及诗人自己年华老去的感叹。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景于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和绛台王都官见寄春日书事之什

绛郡政闲闻,人家可闭门。

马嘶花下路,犬睡月中村。

吏亦擎书卷,民皆挈酒樽。

行春思隐逸,多谢动吟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和郡侯咏雪

时节初过打猎天,山河一色晓漫漫。

梁王宴罢樽犹湿,谢傅诗成墨未乾。

笔砚窗间宁觉夜,管弦堂上岂知寒。

须知祥瑞同霖雨,莫作梅花柳絮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夏台知县李尚贤殿直见赠

咫尺县前山,阳城旧掩关。

两衙公务静,三载使星闲。

雪入司房暗,苔侵界石斑。

曾为攀桂客,多谢访林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和寇寺丞夏日游丽春园

丽春园甲召公城,池想游鱼恨至清。

一簇楼台如画出,数群鸥鹭似家生。

芰荷香里垂纶坐,杨柳阴中把卷行。

不领管弦唯静憩,相门年少有高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