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推官暮春感兴

角冠闲戴任攲斜,骑马人稀到我家。

僧体盘餐唯笋味,道情栏槛只松花。

惊回驯鹿林閒犬,聒杀灵龟雨后蛙。

春去寻常何足叹,自将寂寞并繁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戴着鹿角帽悠闲自在,任凭它歪斜,很少有人骑马来我家。
僧人的饭菜简单只有竹笋的清香,道家情怀中栏杆边只有松花点缀。
被突然的狗叫声惊醒的驯鹿在林间闲逛,雨后的青蛙叫声吵闹不停。
春天离去再平常不过,何须叹息,我自享受着寂寞与繁华并存的生活。

注释

角冠:鹿角帽。
闲戴:悠闲地戴着。
攲斜:歪斜。
僧体:僧人的身体。
盘餐:简单的饭菜。
笋味:竹笋的香味。
道情:道家的情感。
栏槛:栏杆。
松花:松树的花朵。
驯鹿:温顺的鹿。
閒犬:闲散的狗。
灵龟:灵巧的乌龟。
春去:春天离去。
寻常:平常。
何足:哪里值得。
繁华:热闹或繁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泊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角冠闲戴任攲斜"写诗人头戴角冠,随意而自在,表现出他的闲适态度。次句"骑马人稀到我家"则暗示了环境的清幽,来访者少,与世无争。

第三、四句"僧体盘餐唯笋味,道情栏槛只松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简朴,僧侣们以竹笋为食,道家情趣中只有松花点缀,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第五、六句"惊回驯鹿林閒犬,聒杀灵龟雨后蛙"通过描写林中的驯鹿和雨后的蛙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春去寻常何足叹,自将寂寞并繁华"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去夏来这种自然更替的淡然态度,他认为平凡的生活自有其韵味,即使寂寞也与繁华并存,体现出诗人超脱的心境和豁达的人生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恬淡与满足,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和河中孙谏议见送同薛田察院之龙门谒刘烨大著

闲忆披云辍卧云,尽惊獬豸鹿同群。

舜耕山下辞廉使,禹凿门前谒宰君。

莫讶楼台抛接武,却愁泉石动移文。

花时离别尤堪惜,头白三分欲二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和绛台王都官见寄春日书事之什

绛郡政闲闻,人家可闭门。

马嘶花下路,犬睡月中村。

吏亦擎书卷,民皆挈酒樽。

行春思隐逸,多谢动吟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和郡侯咏雪

时节初过打猎天,山河一色晓漫漫。

梁王宴罢樽犹湿,谢傅诗成墨未乾。

笔砚窗间宁觉夜,管弦堂上岂知寒。

须知祥瑞同霖雨,莫作梅花柳絮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夏台知县李尚贤殿直见赠

咫尺县前山,阳城旧掩关。

两衙公务静,三载使星闲。

雪入司房暗,苔侵界石斑。

曾为攀桂客,多谢访林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