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绕绕峰峦玉案围,重重楼殿紫烟飞。
青藤素简天门近,绛节霓旌夜半归。
鹤使每传三岛信,凤书频送九霞衣。
放臣于世惭无补,金萼楼前拜不祈。
这首诗描绘了太平观的壮丽景象和神秘氛围。首句“绕绕峰峦玉案围”,以玉案环绕峰峦,形象地展现了道观依山而建,宛如仙境的环境。次句“重重楼殿紫烟飞”,通过紫色烟雾缭绕的楼殿,烘托出道教建筑的神圣与超凡。
“青藤素简天门近”写出了观内青藤攀援,仿佛通往天宫的阶梯,暗示着观内的仙气与高远。接下来,“绛节霓旌夜半归”则描绘了夜晚观中仙人出行的场景,以华丽的旗帜和霓裳,增添了神秘色彩。
“鹤使每传三岛信,凤书频送九霞衣”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仙人之间的往来,传递着神秘的信息和礼物,强化了观中的仙界生活。最后,“放臣于世惭无补,金萼楼前拜不祈”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尘世无所作为的自谦,以及对仙界的向往和敬仰,以在金萼楼前虔诚礼拜作结。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太平观的神秘与超脱,流露出诗人对清静仙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不详
山门屹屹横青嶂,岩屋霏霏带紫烟。
千尺老松当大道,一条飞瀑落中天。
重来览物应相识,此地寻僧似有缘。
自谓读书非俗客,谪官犹得近林泉。
兴随白鸟汀洲立,步入青林台殿出。
湖脉来通方士泉,山颜分入幽人室。
自苦扁舟每访寻,何年空谷无遗逸。
一夜霜风穿客衣,二十六房皆采橘。
白发老僧安住处,青衫司马爱閒来。
松嫌天近株株短,花待春归款款开。
堪信壶中藏日月,谁知云外有楼台。
官卑合是寻山客,不见芳菲意懒回。
已怜门巷林中出,况复轩窗水畔开。
冷淡山光明枕簟,动摇波影上樽罍。
坐看天际孤舟失,惯见桑阴五马来。
长恨夕阳吟不足,阑干留共月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