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寺

白发老僧安住处,青衫司马爱閒来。

松嫌天近株株短,花待春归款款开。

堪信壶中藏日月,谁知云外有楼台。

官卑合是寻山客,不见芳菲意懒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僧居住的地方,身着青衫的司马官员喜欢来这里闲游。
松树嫌天太高,似乎每株都显得矮小,花朵等待春天归来,慢慢地绽放。
谁能相信,在这壶中竟然隐藏着日月,谁知道在云层之外还有亭台楼阁。
官职低微,我本该是个寻访山水的游客,面对美景不再有往常的兴致。

注释

白发:形容人的头发已白。
老僧:年长的僧人。
安住处:居住的地方。
青衫:古代官员的低级官服。
司马:官职名,这里泛指官员。
松嫌天近:松树感觉天空离得很近。
株株短:每一株松树都显得矮小。
花待春归:花朵等待春天的到来。
款款开:缓缓地开放。
壶中藏日月:比喻时间或空间的无限。
云外有楼台:隐喻超出世俗的仙境。
官卑:官职低微。
寻山客:喜欢游山玩水的人。
芳菲:美好的景色。
意懒回:心情懒散,不愿离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以东林寺为背景,展现了诗人陈舜俞的闲适心境。首句“白发老僧安住处”点出寺庙内一位年长僧人的居所,暗示了宁静与岁月的沉淀。次句“青衫司马爱閒来”则以青衫司马(指文官)自比,表达了他对闲暇时光的热爱和对寺庙的喜爱。

第三句“松嫌天近株株短”,运用拟人手法,写松树似乎抱怨天空过于接近,形象地表现出松树的高大与天空的辽阔对比,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高洁品性的追求。第四句“花待春归款款开”则描绘了花朵在春天来临前缓缓绽放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期待。

第五、六句“壶中藏日月,云外有楼台”运用了道教典故,暗示了寺庙中的超然与神秘,以及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向往。最后一句“官卑合是寻山客,不见芳菲意懒回”,以自嘲的方式表达,虽然官职不高,但诗人更愿意做一个游历山水的寻幽者,只有在自然中才能找到真正的乐趣,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东林寺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157)

陈舜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庵

已怜门巷林中出,况复轩窗水畔开。

冷淡山光明枕簟,动摇波影上樽罍。

坐看天际孤舟失,惯见桑阴五马来。

长恨夕阳吟不足,阑干留共月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众乐亭

湖光野色著人衣,众乐开亭此处宜。

击棹高歌山自响,踏青红影岸相随。

消除矰缴容鸥鸟,改换风烟入柳丝。

荇菜藕花应见忆,短篷孤榜独来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传神悦躬上人

倦辔曾投林下宿,短篷重见越江边。

人归河岳仪型在,事隔桑溟物色传。

弟子共谈庭际柏,公卿多识社中莲。

高风自出空王侣,驰誉丹青是可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吴少卿致政自咏

挂冠归故里,寻壑具巾车。

兰蕙庭阶茂,交游世路疏。

一壶新漏箭,千姓旧囊书。

寄问从公客,家金有几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