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敷谷龙潭祠作

崖谷喷疾流,地中有雷集。

百泉势相荡,巨石皆却立。

跳波沸峥嵘,深处不可挹。

昏为蛟龙怒,清见云雨入。

灵怪祟偏祠,废兴自兹邑。

沈淫顷多昧,檐宇遂不葺。

吾闻被明典,盛德惟世及。

生人载山川,血食报原隰。

岂伊骇微险,将以循氓揖。

奔飞振吕梁,忠信亦我习。

波流浸已广,悔吝在所汲。

溪水有清源,褰裳靡沾湿。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谷风光画面。开篇“崖谷喷疾流,地中有雷集”勾勒出壮丽的自然景观,其中“崖谷”指的是高耸的山谷,“喷疾流”形容水流的迅猛,“地中有雷集”则透露出一种神秘力量的存在。紧接着,“百泉势相荡,巨石皆却立”展示了泉水与巨石之间的动静对比,表达了一种自然力的磅碍。

“跳波沸峥嵘,深处不可挹”描绘出水流激烈、深不可测的景象,其中“跳波”形容波浪的跳跃,“沸峥嵘”则是对山石交错、波涛汹涌的生动描述。接下来的“昏为蛟龙怒,清见云雨入”通过对比昏明两种状态下的水流形态,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莫测和神秘色彩。

诗人随后转向神性灵怪的描绘,“灵怪祟偏祠,废兴自兹邑”表达了一种超自然力量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想象。接着,“沈淫顷多昧,檐宇遂不葺”则是对现实世界中人间建筑与自然界相比显得渺小和脆弱的反思。

最后,“吾闻被明典,盛德惟世及。生人载山川,血食报原隰。岂伊骇微险, 将以循氓揖。奔飞振吕梁,忠信亦我习。”诗人提到自己对传统道德的继承,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与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

“波流浸已广,悔吝在所汲。溪水有清源,褰裳靡沾湿。”则是诗人对自己行为后果的反思,以及对纯净溪水的赞美之词。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写景才能,更透露出他对于自然与人类关系、道德传承等深层主题的思考,是一篇集山川之壮丽与哲理之深邃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198)

王昌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字:少伯
  •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 生卒年:698— 756

相关古诗词

山行入泾州

倦此山路长,停骖问宾御。

林峦信回惑,白日落何处。

徙倚望长风,滔滔引归虑。

微雨随云收,濛濛傍山去。

西临有边邑,北走尽亭戍。

泾水横白烟,州城隐寒树。

所嗟异风俗,已自少情趣。

岂伊怀土多,触目忻所遇。

形式: 古风

为张僓赠阎使臣

哀哀献玉人,楚国同悲辛。

泣尽继以血,何由辨其真。

赖承琢磨惠,复使光辉新。

犹畏谗口疾,弃之如埃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相和歌辞.从军行

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

平沙万里馀,飞鸟宿何处?

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

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

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

形式: 乐府曲辞

太湖秋夕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