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韦尚书答梓州兄南亭宴集

棠棣闻馀兴,乌衣有旧游。

门前杜城陌,池上曲江流。

暇日尝繁会,清风咏阻修。

始知西峙岳,同气此相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听到棠棣花开的声音,想起曾在乌衣巷的旧时游玩
门前就是杜城的大道,池畔则是蜿蜒曲折的曲江之水
闲暇时光常在此聚会欢宴,清风吹拂下吟咏抒怀、畅谈甚久
此刻才领悟到西边矗立的高山,我们因同样的志趣在此相互寻求

注释

棠棣:一种花木,古人常用以象征兄弟之情。
闻:听到。
馀兴:残留的兴致,此处指对往事的美好回忆。
乌衣:乌衣巷,南京的一处著名古巷,曾是东晋王谢等豪门贵族的聚居地。
有:拥有,有过。
旧游:昔日的游览、游玩经历。
门前:房子前面。
杜城陌:杜城的大路,杜城可能指代某座古城或带有杜姓的地名。
池上:池塘之上。
曲江:古代长安著名的风景区,位于今西安南郊。
流:流淌。
暇日:闲暇的日子。
尝:曾经。
繁会:热闹的聚会。
清风:清凉的风。
咏:吟咏,作诗吟唱。
阻修:阻隔遥远,这里形容交谈时间长久,意犹未尽。
始知:现在才知道。
西峙岳:西边耸立的高山,可能指具体的山峰或泛指西方的高山。
同气:同一种气息,比喻志趣相同、情投意合的人。
此:在这里。
相求:互相寻求,相互吸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棠棣闻馀兴,乌衣有旧游"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获得灵感的喜悦,同时穿着旧衣游历,显得从容不迫,超脱世俗。"门前杜城陌,池上曲江流"则是对景色的描绘,通过门前的桑树与城外的小路,以及池塘中蜿蜒的江水,营造出一幅宁静的画面。

"暇日尝繁会,清风咏阻修"中的“暇日”意味着闲适的时光,“繁会”则是指多次的聚会或宴席。诗人在这些场合中享受着悠然自得的时光,同时感受到清风带来的愉悦,心境平和而修远。

最后两句"始知西峙岳,同气此相求"表达了诗人通过这次宴集与自然交流后,对于高远山岳之美有了更深的认识。"西峙岳"指的是远处雄伟的山峰,而"同气此相求"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们追求着心灵上的共鸣和精神上的沟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闲适生活状态的赞美,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和姚令公从幸温汤喜雪

万乘飞黄马,千金狐白裘。

正逢银霰积,如向玉京游。

瑞色铺驰道,花文拂綵旒。

还闻吉甫颂,不共郢歌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

蝉嘶玉树枝,向夕惠风吹。

幸入连宵听,应缘饮露知。

思深秋欲近,声静夜相宜。

不是黄金饰,清香徒尔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

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凤皇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咏燕

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