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燕

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海燕身形多么细小,乘着春风短暂地飞来。
它哪里知道泥土污浊低贱,只看到华丽的厅堂敞开。
不时双双飞入锦绣门户,每天多次往返于华美的车驾。
无意与万物竞争高下,鹰隼们不必对它猜忌嫉恨。

注释

海燕:一种生活在海边的小型鸟类,常作为诗文中象征自由、轻盈的意象。
微眇:形容词,指形体微小,渺小。
乘春:趁着春天的时节,借指在春季活动或出现。
暂来:短暂地到来,临时造访。
岂知:怎会知道,用于表达对某事不了解或意想不到。
泥滓:泥土中的渣滓,这里比喻地位卑贱、环境恶劣。
贱:形容词,指地位低下,不值钱。
秪见:同“只见”,仅仅看见,表示视线专注于某事物,忽视其他。
玉堂:古代宫殿中豪华的殿堂,常用来象征富贵、显赫的场所。
绣户:装饰华丽的门户,代指富贵人家的居所。
时双入:时常成对地飞入,形容海燕结伴进出的场景。
华轩:华美的车驾,象征权贵出行的交通工具。
日几回:每天来回好几次,表示频繁出入。
无心:没有争名逐利之心,此处指海燕淡泊名利的性格。
与物竞:与世间万物竞争、较量。
物:万物,一切事物,这里泛指世俗之人或事物。
鹰隼:猛禽类鸟,如鹰、鹞等,常象征锐利、凶猛。
莫相猜:不要对海燕产生猜疑或敌意,即不要把海燕当作竞争对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燕子嬉戏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不与物竞的高洁情操。

“海燕何微眇”,以燕子的细小来形容其轻盈无忧的生活状态。"乘春亦暂来"则暗示了燕子随着春天的到来而来,带有生机勃勃、短暂而美好的意味。

"岂知泥滓贱,秪见玉堂开"中的“岂”字表达了反问的语气,通过对比燕子的自由与泥沼中难以自拔的事物,来强调诗人所追求的是高洁和超脱。"玉堂"在这里象征着清净、尊贵的境界。

"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则是通过对燕子自由出入豪门富户之家的描写,来反衬诗人对于世俗荣华的淡然态度。

最后两句“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表达了诗人的超脱观念,他不与世间纷争,不被物欲所困,同时也不会去猜疑他人,这种高洁的情操如同鹰隼之间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通过对燕子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高洁自守的追求,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龙池篇

天启神龙生碧泉,泉水灵源浸迤延。

飞龙已向珠潭出,积水仍将银汉连。

岸傍花柳看胜画,浦上楼台问是仙。

我后元符从此得,方为万岁寿图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

羽卫森森西向秦,山川历历在清晨。

晴云稍卷寒岩树,宿雨能销御路尘。

圣德由来合天道,灵符即此应时巡。

遗贤一一皆羁致,犹欲高深访隐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奉和圣制次琼岳韵

山祗亦望幸,云雨见灵心。

岳馆逢朝霁,关门解宿阴。

咸京天上近,清渭日边临。

我武因冬狩,何言是即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奉和圣制初出洛城

东土淹龙驾,西人望翠华。

山川祗询物,宫观岂为家。

十月回星斗,千官捧日车。

洛阳无怨思,巡幸更非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