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华严壁

直向忙中得少休,一生缘分属清幽。

好山不许寻常见,野水从教自在流。

种竹养茶双碧重,有僧无客四时秋。

当初著眼如低下,不识光芒射斗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在忙碌中难得片刻闲暇,一生的命运似乎与清静相连。
美好的山峦不常被人轻易探访,野外的溪流任其自由流淌。
种植竹子和茶叶,两者皆为绿色重叠,这里四季都有僧人但无访客。
当初的眼光或许显得平凡,却未料到它的光芒能照耀天地。

注释

直向:直接。
忙中:忙碌之中。
得少休:得到少许休息。
缘分:命运。
属:属于。
清幽:清静。
好山:美丽的山。
寻常见:经常探访。
野水:野外的溪流。
自在流:自由流淌。
种竹:种植竹子。
养茶:种植茶叶。
双碧重:两样绿色重叠。
僧无客:只有僧人没有客人。
四时秋:四季如秋。
当初:当初。
著眼:着眼。
如低下:看似平凡。
光芒:光芒。
射斗牛:照耀天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忙碌尘世的淡然态度,选择在清幽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寄托。

"直向忙中得少休,一生缘分属清幽" 二句,通过对比鲜明地展现了诗人对于忙碌与宁静生活的偏好。"好山不许寻常见,野水从教自在流" 则进一步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自然景象,这里“好山”和“野水”并非普通的风景,而是诗人心目中特定的、超凡脱俗之所。

"种竹养茶双碧重,有僧无客四时秋" 描述了诗人隐逸生活中的细节。竹与茶都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隐逸象征,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有僧无客" 暗示了这是一处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而“四时秋”则营造出一种永恒的秋意,彷彿时间在这里停滞。

最后两句 "当初著眼如低下,不识光芒射斗牛" 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屑一顾,以及对自己的精神追求。"著眼如低下" 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而“不识光芒射斗牛”则可能是对自己精神追求的一种比喻,表达了对于更高层次精神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隐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思想情操。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病中二首(其二)

林间风气杳无踪,欲遣谁人慰病慵。

丐友何颜堪著论,祭拿无泪可沾胸。

不知心逐摇摇旆,反为官怜楚楚松。

最是少眠多念处,暝鸦残月五更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病中二首(其一)

虚名毕竟耳边风,梦入巢由事一空。

贫窭未能防鬼笑,悲哀端更遇途穷。

胡沙十月惊弦雁,水国三年食蓼虫。

得似此身无好味,病馀明日即衰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笋竹

峥嵘泽国与烟村,饱见尖尖破土痕。

稍倩南风开鹊尾,数烦夜雨送龙孙。

平生直节初挥箨,后日清阴自庇根。

残月莫云林外看,森森矛戟万军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读五代史

瓜割沟分几战场,坎蛙穴蚁自侯王。

铁枪妄谓千人敌,溺器犹须七宝妆。

诸国岂能臣癞子,九龙那得贮归郎。

堪悲五十年来事,荼毒蒸民倍感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