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一上人怀山之什

中夜雪打窗,灯暗火照屋。

袖手地炉火,瓶声起丝竹。

忆我故山房,松风韵崖谷。

山空牛斗寒,寺静鱼鼓肃。

西寨鹿不归,东岭鹤独宿。

更想醉翁亭,两峰高并玉。

形式: 古风

翻译

深夜时分,雪花敲击窗户,昏暗的灯光映照着房屋。
我双手拢在袖中,围着地炉取暖,炉火旁响起瓶中的乐声。
怀念我那山中的小屋,松涛声与山谷的韵律相应和。
山间寂静,牛斗星显得寒冷,寺庙内鱼鼓声庄重肃穆。
西边的寨子鹿不再归来,东岭上鹤独自栖息。
更想念醉翁亭,两座山峰高耸如玉。

注释

中夜:深夜。
雪:雪花。
窗:窗户。
灯暗:灯光昏暗。
火照屋:照亮房屋。
袖手:双手拢在袖中。
地炉火:地炉取暖。
瓶声:瓶中的声音。
丝竹:乐器声。
忆:怀念。
故山房:过去的山中小屋。
松风:松涛声。
韵崖谷:与山谷共鸣。
山空:山间空旷。
牛斗寒:牛斗星下显得寒冷。
寺静:寺庙宁静。
鱼鼓肃:鱼鼓声庄重。
西寨:西边的寨子。
鹿不归:鹿不再回来。
东岭:东岭上。
鹤独宿:鹤独自栖息。
醉翁亭:醉翁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独处时的寂寞与对远方山房的怀念。首句“中夜雪打窗”立即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寒冷的夜晚场景,雪花轻拍窗户,传递出一种孤独感。而紧接着的“灯暗火照屋”则加深了这种感觉,昏暗的灯光与微弱的炉火,都是对温暖和安全的一种渴望。

“袖手地炉火,瓶声起丝竹”中的“袖手”显示出诗人在寒冷中寻求温暖的动作,而“瓶声”则是古代一种乐器,也许是在描述夜晚的寂静中突然响起的某种声音,这里的“丝竹”即指琴瑟等弦乐和管乐,可能是诗人心中的音乐,或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向往。

“忆我故山房,松风韵崖谷”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山中旧居的怀念,“松风韵崖谷”不仅描绘出山林的清幽,还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接下来的“山空牛斗寒,寺静鱼鼓肃”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寞与深远。这里的“牛斗”指的是北斗星,暗示了一种时间感和空间感,而“寺静鱼鼓肃”则通过寺庙中僧侣打鼓的肃穆场景,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神圣。

“西寨鹿不归,东岭鹤独宿”中的“西寨鹿不归”可能是比喻诗人自己无法回到过去,而“东岭鹤独宿”则更加强化了这种孤独感。

最后,“更想醉翁亭,两峰高并玉”中“醉翁亭”或许是诗人心中的一处美丽之地,而“两峰高并玉”则以山峰的高峻来比喻这份难以企及的理想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寒冷、孤独等氛围的描绘,以及对远方山房的怀念,表达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复杂的心境。

收录诗词(180)

晁冲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 字:叔用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
  • 生卒年:1094~1097

相关古诗词

陆元钧寄日注茶

我昔不知风雅颂,草木独以茶比讽。

陋哉徐铉说茶苦,欲与淇园竹同种。

又疑禹漏税九州,橘柚当年错包贡。

腐儒妄测圣人意,远物劳民亦安用。

含桃熟荐当在盘,荔子生来枉飞鞚。

羊俎异好亦何有,蚶菜殊珍要非奉。

君家季疵真祸首,毁论徒劳世仍重。

争新斗试誇击拂,风俗移人可深痛。

老夫病渴手自煎,嗜好悠悠亦从众。

更烦小陆分日注,密封细字蛮奴送。

枪旗却忆采撷初,雪花似是云溪动。

更期遗我但敲门,玉川无复周公梦。

形式: 古风

和十二兄五首(其五)

我家溱洧间,春水色如酒。

嵩少在吾旁,日夕意亦厚。

田园虽不广,幽兴随事有。

药畦灌陈根,芋区采骈首。

春郊饷耕徒,秋社接酒友。

饱诵传家书,促酿供客酎。

益知简易真,未愧疏拙丑。

迩来居东都,物色不见柳。

造次遇摧折,荏苒及衰朽。

欲归便可尔,未知公果不。

形式: 古风

和十二兄五首(其四)

先生翰墨英,挥洒每被酒。

气凌苍柱穹,势压坤轴厚。

俊拔今固无,妙绝古未有。

惊鸾忽矫翼,奔马时骧首。

高步褚薛流,下视钟王友。

好事随取之,所至具名酎。

简疏秦隶奇,谲怪夏篆丑。

么么张芝草,妩媚元和柳。

载观碑籍存,尚恐金石朽。

未知太极成,有请于公不。

形式: 古风

和十二兄五首(其三)

崎岖谪仙人,豪放一寓酒。

平生韩荆州,未识意已厚。

幕府强辟召,此例未见有。

书币入吾庐,鞍马望陇首。

出处计已熟,不复讯交友。

南山别何时,气尚若酣酎。

筹策屈大才,谈笑诛小丑。

戍角断落梅,羌笛起折柳。

将军意未快,战士骨已朽。

请公入参谋,可用和戎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