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题沈子明壁

不爱君池东十丛菊,不爱君池南万竿竹。

爱君帘下唱歌人,色似芙蓉声似玉。

我有阳关君未闻,若闻亦应愁杀君。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不喜欢你池塘东边的十丛菊花,也不喜欢你池塘南边的万竿翠竹。
我只爱你帘下的唱歌人,她貌美如芙蓉,声音犹如美玉。
我有一曲《阳关三叠》你未曾听过,如果听到了,恐怕也会让你忧愁至极。

注释

不爱:不喜欢。
君:你。
池东:池塘东边。
十丛菊:十丛菊花。
池南:池塘南边。
万竿竹:万竿翠竹。
君:你。
帘下:窗帘下。
唱歌人:唱歌的女子。
色似芙蓉:容貌像芙蓉花一样美丽。
声似玉:歌声像美玉般动听。
我有:我拥有一首。
阳关:指《阳关三叠》古曲。
君未闻:你未曾听过。
若闻:如果听到。
亦应:也应当。
愁杀:极度忧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醉题沈子明壁》。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以及对亲近的人情感的深厚。

"不爱君池东十丛菊,不爱君池南万竿竹。"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冷淡态度,十丛菊花和万竿竹子都不能引起他的兴趣。这里的“君”字可能是对某个特定人物的称呼,或者是一种修辞手法,用来强调自己的情感偏好。

"爱君帘下唱歌人,色似芙蓉声似玉。"

这两句则转而表达了诗人对一个唱歌女子的喜爱。这位女子不仅外貌如同美丽的荷花(芙蓉),且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精致的玉器发出的声音。

"我有阳关君未闻,若闻亦应愁杀君。"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阳关三叠》这首曲子(或诗)的喜爱,并且认为如果他的朋友沈子明听到这曲子,也会因为其美妙而感到忧伤甚至于“愁杀”。这里的“阳关”可能指的是古代边塞将士离别时所唱的《阳关三叠》,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乐曲。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独特审美,以及他对亲近之人的深厚情感。同时,这也反映出白居易擅长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题小桥前新竹招客

雁齿小红桥,垂檐低白屋。

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

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

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

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

谁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

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

形式: 古风

题元十八溪亭

怪君不喜仕,又不游州里。

今日到幽居,了然知所以。

宿君石溪亭,潺湲声满耳。

饮君螺杯酒,醉卧不能起。

见君五老峰,益悔居城市。

爱君三男儿,始叹身无子。

余方炉峰下,结室为居士。

山北与山东,往来从此始。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题天竺南院赠闲元旻清四上人

杂芳涧草合,繁绿岩树新。

山深景候晚,四月有馀春。

竹寺过微雨,石径无纤尘。

白衣一居士,方袍四道人。

地是佛国土,人非俗交亲。

城中山下别,相送亦殷勤。

形式: 古风

题文集匮

破柏作书匮,匮牢柏复坚。

收贮谁家集,题云白乐天。

我生业文字,自幼及老年。

前后七十卷,小大三千篇。

诚知终散失,未忍遽弃捐。

自开自锁闭,置在书帷前。

身是邓伯道,世无王仲宣。

只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