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刘功曹家见杨直讲女奴弹琵琶戏作呈圣俞

大弦声迟小弦促,十岁娇儿弹啄木。

啄木不啄新生枝,惟啄槎牙枯树腹。

花繁蔽日锁空园,树老参天杳深谷。

不见啄木鸟,但闻啄木声。

春风和暖百鸟语,山路硗确行人行。

啄木飞从何处来,花间叶底时丁丁。

林空山静啄愈响,行人举头飞鸟惊。

娇儿身小指拨硬,功曹厅冷弦索鸣。

繁声急节倾四坐,为尔饮尽黄金觥。

杨君好雅心不俗,太学官卑饭脱粟。

娇儿两幅青布裙,三脚木床坐调曲。

奇书古画不论价,盛以锦囊装玉轴。

披图掩卷有时倦,卧听琵琶仰看屋。

客来呼儿旋梳洗,满额花钿贴黄菊。

虽然可爱眉目秀,无奈长饥头颈缩。

宛陵诗翁勿诮渠,人生自足乃为娱,此儿此曲翁家无。

形式: 古风

翻译

大弦缓慢小弦急,十岁稚子弹奏啄木。
啄木鸟不啄新枝,专挑歪斜老树干。
花丛繁密遮日光,空园寂寥深山谷。
只见啄木声,未见鸟儿踪。
春风温暖鸟语喧,山路崎岖行人缓。
不知啄木鸟从何来,穿梭花叶间叮咚声。
林静山幽鸟声更响,行人抬头惊飞鸟。
幼子手指纤细拨弦,官署厅堂冷清弦索鸣。
急促旋律令全场醉,为他举杯干尽金杯。
杨君性情高雅不流俗,太学官微食粗粟。
稚子穿着青布裙,坐木床调弄曲谱。
珍稀书籍古画无价,珍藏于锦囊玉轴中。
画卷翻阅疲倦时,躺下听琵琶仰望屋顶。
客人来访唤儿沐浴,额上花钿贴黄菊。
虽面容秀丽惹人怜,饥饿使他身形消瘦。
宛陵老翁莫嘲笑,知足常乐是人生,此曲此景翁家无。

注释

大弦:粗弦。
小弦:细弦。
娇儿:小孩。
啄木:鸟名。
新生枝:新长出的树枝。
槎牙:歪斜不齐。
花繁:花多。
山路硗确:山路崎岖。
啄木飞:鸟儿飞翔。
丁丁:拟声词,形容鸟鸣声。
官卑:官职低微。
饭脱粟:吃糙米。
青布裙:朴素衣物。
三脚木床:简陋床铺。
奇书:珍贵的书。
古画:古代的画作。
披图:翻开画卷。
琵琶:弦乐器。
头颈缩:形容饥饿消瘦。
宛陵诗翁:诗人。
诮渠:嘲笑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家庭场景。诗中通过对比大弦与小弦的音色,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十岁孩童在刘功曹家弹奏琵琶的技艺。孩子专注地弹奏着,只选择啄食枯树,仿佛能听见鸟语的树林里,她的声音格外响亮,连飞鸟也为之惊动。尽管环境简朴,如功曹厅的冷清和饭食的简单,但孩子的音乐才华却赢得了满座的赞赏,甚至有人为之豪饮。

诗中还提及了主人杨直讲的雅致情趣,他虽官职不高,生活朴素,却珍视艺术,不惜用锦囊玉轴收藏奇书古画。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杨直讲品味的肯定,同时也展现了女孩的才艺给家庭带来的欢乐。然而,女孩的生活条件并不富裕,面带花钿,却因饥饿而显得消瘦,诗人劝告宛陵诗翁不必嘲笑她,因为快乐源于内心的满足,这琴声和女孩的才情正是他们家的独特乐趣。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小女孩弹琵琶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及对艺术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千叶红梨花

红梨千叶爱者谁,白发郎官心好奇。

徘徊绕树不忍折,一日千匝看无时。

夷陵寂寞千山里,地远气偏时节异。

愁烟苦雾少芳菲,野卉蛮花斗红紫。

可怜此树生此处,高枝绝艳无人顾。

春风吹落复吹开,山鸟飞来自飞去。

根盘树老几经春,真赏今才遇使君。

风轻绛雪樽前舞,日暖繁香露下闻。

从来奇物产天涯,安得移根植帝家。

犹胜张骞为汉使,辛勤西域徙榴花。

形式: 古风

大行皇帝灵驾以引挽歌辞(其一)

享国年虽近,斯民泽已深。

俭勤成禹圣,仁孝本虞心。

方庆逢千载,俄惊遏八音。

天愁嵩岭外,云惨洛川浔。

仗动千官卫,神行万象阴。

孤臣恩未报,清血但盈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大热二首(其二)

阳晖烁四野,万里纤云收。

羲和困路远,正午当空留。

枝条不动影,草木皆含愁。

深林虎不啸,卧喘如吴牛。

蜩蝉一何微,嗟尔徒啾啾。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大热二首(其一)

四时成万物,寒暑迭钧陶。

壮阳当用事,大夏蒸炎歊。

造化本无情,怨咨徒尔劳。

身微天地阔,四顾无由逃。

九门阊阖开,万仞昆崙高。

积雪寒凛凛,清风吹寥寥。

嗟我虽欲往,而身无羽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