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贞毅墓(其一)

前代黄门冢土累,敬亭云净想须眉。

恸馀栾布悬头下,归后苏卿告庙时。

君父之间心有诺,沧桑而后尔何辞。

昨从念祖堂边过,故老流传尚有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姜贞毅墓(其一)》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描绘姜贞毅墓地的景象与历史氛围,展现了对先贤的追思与敬仰之情。

首句“前代黄门冢土累”,以“黄门”指代古代官职,暗示姜贞毅曾为朝廷效力,其墓地历经岁月堆积,显露出历史的痕迹。接下来“敬亭云净想须眉”,运用拟人手法,将敬亭山的云彩比喻为洁净的白纸,让人在静谧中想象姜贞毅的面容,表达了对这位先贤的深切怀念。

“恸馀栾布悬头下,归后苏卿告庙时”两句,引用了历史典故。栾布是汉初将领,因功被封侯;苏卿即苏武,汉使匈奴被扣留,后归国。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姜贞毅虽未像栾布那样获得显赫功名,但其忠诚与节操如同苏武一般,值得后世铭记与祭拜。

“君父之间心有诺,沧桑而后尔何辞”则进一步揭示了姜贞毅的忠诚品质。在君王与父亲之间,他坚守承诺,即使面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沧桑,也无怨无悔。这种高尚的情操,正是诗人所要赞美的核心。

最后,“昨从念祖堂边过,故老流传尚有悲”点明了诗人亲自探访姜贞毅墓地的经历。尽管时间流逝,但关于姜贞毅的故事仍被老一辈人口耳相传,其中蕴含的哀伤与敬意,让诗人深感触动。

整首诗通过对姜贞毅墓地的描绘与历史典故的引用,不仅展现了对这位先贤的缅怀之情,也传达了忠诚、节操与历史传承的价值观。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姜贞毅墓(其二)

回首桥陵涕泪浑,艰难于此敛羁魂。

起家忠义田横岛,蒿目兴亡伍相门。

地下铁衣新鬼戍,生前抔土故君恩。

松楸几点斜阳入,绝似朝衫捧血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七月八日夜雨偶成

今年洗车雨,应作洗尘看。

岂是分襟泪,犹怜隔岁欢。

星光掩黯惨,汉影助迷漫。

不寐怀儿女,幽堂一夜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初九夜

拉杂雨声收,迢遥入夜愁。

送凉孤月皎,得气早虫秋。

簟冷无人院,筝残何处楼。

红墙高尺五,盼断玉绳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乌栖曲

老乌守巢啼,日暮雏不归。

羽翼各自有,知他何处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