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汉英教授示和尹少稷韵四首(其四)

頖宫夫子日扃门,厌听儿曹说怨恩。

犹念贫交无与乐,时流妙语到荒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翻译

頖宫夫子整日关门静修,不愿再听孩童们谈论恩怨是非。
他仍然怀念那些贫穷却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的智慧言语偶尔会传到偏僻的村庄。

注释

頖宫夫子:指代某位在頖宫(古代宫殿或学府)修身养性的老师。
扃门:关门,形容隐居或专心学术。
儿曹:古时对孩子的称呼,这里指孩童们。
怨恩:指人与人之间的恩怨情仇。
贫交:贫困时结交的朋友,关系深厚但物质条件不佳。
乐:快乐,乐趣。
时流:当时的流行风尚或名言佳句。
荒村:偏远、荒凉的村庄。

鉴赏

这句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的夫子,在静谧的宫殿中闭门沉思,心中充满了对往昔恩怨的回忆与反省。"厌听儿曹说怨恩"表明他对于世人过多的议论和是非已经感到厌倦,而更愿意追念那些贫穷交游时的无忧无虑。"犹念贫交无与乐"中的"贫交"指的是在贫困中结成的友谊,这种友谊纯真而不掺杂其他利益,故此处流露出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最后一句"时流妙语到荒村"则表达了夫子虽然隐居,但他深邃的智慧和高远的见解依旧能够传递至偏远的乡村,影响着那些愿意聆听的人。

这首诗通过对比隐逸生活与世俗纷争,展示了一种超脱物外、自得其乐的精神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知识分子应有之社会责任感的思考,即便是在远离尘嚣的生活中,学者们的智慧和言论依然能够对世间产生积极影响。

收录诗词(86)

汪应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汉英教授示和尹少稷韵四首(其三)

畴昔持心欲见贤,肯容闾巷快争先。

岂知咫尺隔千里,空诵白云长在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次汉英教授示和尹少稷韵四首(其二)

渊明心远自无尘,岂必山涯与水滨。

云气日佳飞鸟乐,寥寥此意付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次汉英教授示和尹少稷韵四首(其一)

五车拄腹成何事,空受才名二十年。

一壑生涯长龃龉,迩来行李已三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宜春士愿朴而虚蒙珥笔之名每欲为邦人一洗之偶笔工傅氏求诗作此

只今头上半儒冠,谁肯公庭弄舌端。

试问毛锥将底用,夺标他日万人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