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感怀

新凉入郊墟,金风荡秋夕。

轻河皎素练,寒霜澹白璧。

星斗阑干横,孤堂更岑寂。

游子起中庭,感慨心襟激。

对酒露肝胆,豁然清尘臆。

玩世风生口,开怀月满席。

长啸一声秋,雄谈群动息。

壮志海山平,任气天地塞。

醉舞扪斗牛,浩歌振金石。

哦吟惊鬼神,俯仰洪荒窄。

耻为时辈群,追思古人迹。

人生少年时,分阴真可惜。

寒窗一经老,区区竟何益。

学剑觅封侯,行行匹夫敌。

男子志斯民,安用书剑癖。

皎然方寸间,自有平安策。

一日风会云,四方贤路辟。

致身青云间,高飞举六翮。

整顿乾坤了,千古功名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秋夕感怀》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考与宏大的志向。

首句“新凉入郊墟,金风荡秋夕”以清新之气开启全篇,描绘出秋夜的凉爽与宁静,金风拂过,带来了一丝凉意,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接下来,“轻河皎素练,寒霜澹白璧”运用比喻手法,将银河比作洁白的丝带,寒霜覆盖的大地如同淡雅的玉盘,形象地描绘了秋夜的美丽与清冷。

“星斗阑干横,孤堂更岑寂”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孤独与寂静,星星排列成横线,孤零零的房屋在这样的夜晚显得格外寂寞。这一段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秋夜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孤独与寂静的深刻感受。

“游子起中庭,感慨心襟激”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情感状态,他作为游子,在庭院中徘徊,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接下来的“对酒露肝胆,豁然清尘臆”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的情景,通过饮酒来释放内心的压抑,达到心灵的净化。

“玩世风生口,开怀月满席”则展示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世事的风风雨雨,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享受生活的美好。接着,“长啸一声秋,雄谈群动息”描绘了诗人豪迈的气概,长啸声回荡在秋夜之中,谈论的话题似乎能令世间万物静止。

“壮志海山平,任气天地塞”体现了诗人远大的理想与抱负,渴望能够像大海与高山一样广阔,敢于挑战天地之间的规则。最后,“醉舞扪斗牛,浩歌振金石”描绘了诗人醉酒后的狂放姿态,不仅舞动着身体,仿佛触摸到了天空中的星辰,还高歌至金石为之震动,展现出其不羁的个性与激情。

“哦吟惊鬼神,俯仰洪荒窄”表达了诗人诗歌创作的力量,其作品能够震撼天地间的鬼神,让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与宇宙的宏大。最后,“耻为时辈群,追思古人迹”表明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是向往古代先贤的精神世界。

“人生少年时,分阴真可惜”提醒人们珍惜年轻时光,因为时间宝贵而不可逆转。“寒窗一经老,区区竟何益”表达了对过去努力学习却未能取得显著成就的反思。“学剑觅封侯,行行匹夫敌”反映了诗人对武艺与功名的追求,以及对个人能力的自信。“男子志斯民,安用书剑癖”强调了诗人对民众福祉的重视,认为真正的英雄应该致力于社会的繁荣与进步,而不是沉迷于个人的技艺或功名。

“皎然方寸间,自有平安策”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平静与智慧,相信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日风会云,四方贤路辟”预示着时机的到来,贤才之路将被打开。“致身青云间,高飞举六翮”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期待自己能够达到高位,展翅高飞。“整顿乾坤了,千古功名立”展现了诗人宏大的理想,希望能够彻底改变世界,留下千古功名。

综上所述,《秋夕感怀》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诗人对人生、理想、社会与自我的深刻思考与表达。通过丰富的意象、深邃的情感和宏大的志向,展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偶得

自觉筋骸老渐顽,曾经坚脊度危关。

清霜烈日留身后,秀气春风拂坐间。

自有颓波如底柱,莫教秋色避南山。

云鹏税驾今无地,羡杀江鸥尽日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叩泮宫

误我儒冠一不成,剑华摇落动江城。

心飞北阙知天远,梦入南荒觉地倾。

磊落中原千古鹿,淋漓沧海一杯鲸。

太平自有诸公在,谁向南阳问孔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四皓二首(其一)

智脱暴秦网,义动英主颜。

须眉不得见,犹思见南山。

每当西去鸿,目极天际还。

马迁歌采薇,托名夷齐閒。

孰谓《紫芝曲》,能形此心閒。

鄙哉山林槁,抟也或可班。

安得六黄鹄,五老相追攀。

一笑三千古,浩荡观人寰。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四皓二首(其二)

留侯在汉庭,四老在南山。

不知高祖意,但欲太子安。

一读《鸿鹄歌》,令人心胆寒。

高飞横四海,牝鸡生羽翰。

孺子诚可教,从容济时艰。

平生无遗策,此举良可叹。

出处今误我,惜哉不早还。

何必赤松子,商洛非人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