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吴门(苏州)的深厚情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虎邱换得敬亭山,句水松陵数舍间”以对比手法描绘了诗人内心对不同风景的偏好,虎邱与敬亭山、句水与松陵,分别代表了城市的繁华与自然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对两者截然不同的审美取向。
颔联“天下难如两州好,君恩乞与一身闲”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对苏州的热爱提升到极致,认为在天下的地方中,苏州是最美好的,同时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君王的恩准,过上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愿望。
颈联“惭无牒诉烦敲扑,喜有林泉数往还”转而表达了一种内心的矛盾与释然。诗人自谦没有繁琐的官务需要处理,却也欣喜于能够时常在山林之间游走,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既是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反思,也是对未来隐居生活的期待。
尾联“犹想朋云隐君子,思归时见鬓毛班”则以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结束全诗。诗人想象着与云中隐士为伴,思考着何时能回到这样的生活之中,鬓发斑白的景象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苏州美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官场生活的反思,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色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