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马踏新松影,衣沾秀麦寒。
藤花缀缨珞,竹笋透琅玕。
诗向闲中得,心因静处宽。
一声幽鸟啭,深在翠林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乡时的景象与心情,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情怀。
“马踏新松影”和“衣沾秀麦寒”两句表明诗人骑马行进于春天的乡间小路,阳光透过松林投下斑驳的影子,而身上沾染了刚刚成熟的麦子的清凉。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节描写,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藤花缀缨珞,竹笋透琅玕”则是诗人对周遭环境美丽景致的一种感受。藤花和竹笋都成为装点自然之美的元素,而“缀缨珞”和“透琅玕”则增添了一份精致与华贵,显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审美的角度。
“诗向闲中得,心因静处宽”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到了创作诗歌的灵感,同时也获得了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满足。这里,“诗向闲中得”意味着他认为最好的诗作源自于平和安静的状态,而“心因静处宽”则是这种状态给予他的内心带来的广阔。
最后,“一声幽鸟啭,深在翠林端”以一个细微的动态结束了整首诗。幽鸟的叫声不仅增加了一种生机,也让画面变得更加立体和深远。“深在翠林端”则强化了这份宁静与隐逸之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追求心灵宁静和艺术创作的态度。
不详
简师得道不参禅,燕坐常居古色轩。
夏禹告功遗迹在,任公垂钓有车存。
海通泉洞深千尺,寺映重岩月一痕。
何日短筇尘外去,瓣香来此叩玄门。
小舟咿哑渡横塘,十里秋畦粳稻香。
莫怪雨声惊客梦,要催诗句入行囊。
重过蘋水波浮绿,遥见菊篱花正黄。
佳节莫论重九后,舣篷独酌汎茱觞。
故人邀我共清樽,蹑屐归来已半醺。
无限雨声供醉笔,一窗灯影共谁分。
铜瓶火煖鸣天籁,宝鼎香残拂岫云。
今夜梦魂清更甚,扁舟冷伴白鸥群。
去日犹残雪,归来夏气清。
闲随白云出,看到绿阴成。
野色供诗料,山光快客情。
路逢乡父老,驻足问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