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竺道中三首(其二)

少人行处路方佳,半著僧鞋半草鞋。

直到全无马粪处,山僮竹帚扫松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翻译

人迹罕至的地方景色更美,
一半穿着僧鞋一半是草鞋。

注释

少人行:人烟稀少,少有人走。
路方佳:景色优美。
半著僧鞋:一半脚上是僧侣穿的鞋子。
半草鞋:另一半是草编的鞋子。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野僧侣生活的诗。开篇“少人行处路方佳”表达了诗人对偏远幽静之地的喜爱,"半著僧鞋半草鞋"则生动展现了一种自由自在、不拘小节的情态。接下来的“直到全无马粪处”更进一步描绘出这条路上人迹罕至,连马粪都看不到,只有自然清新之感。而最后一句“山僮竹帚扫松钗”,则是对山中僧侣日常生活的一种细腻刻画,他们用竹制的帚子轻轻地扫着树下,仿佛在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宁静自得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之美有一种深切的感悟和体验。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三竺道中三首(其一)

武林风物异他乡,三竺山行草亦香。

村落寻常绩麻处,隔帘时复见红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三贤堂已无官卖其址

三贤无像亦无堂,败柳犹垂赤土墙。

官卖神祠有前例,熙宁丞相起坊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三贤堂移入西湖新书院

湖边莫怪旧祠荒,士女何曾炷瓣香。

赖是人心犹未泯,深衣迎奉入书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上元再题

梅残万点路傍雪,桃露一班梢上红。

惆怅六鳌山已去,了无情绪答春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