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卢嵩秋夜见寄五韵

乔木生夜凉,月华满前墀。

去君咫尺地,劳君千里思。

素秉栖遁志,况贻招隐诗。

坐见林木荣,愿赴沧洲期。

何能待岁晏,携手当此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高大的树木带来夜晚的凉爽,月光洒满门前的石阶。
离你虽只有一小段距离,却让你思念我千里之外。
我本就有隐居的志向,更何况你赠我招隐的诗篇。
静坐中看着林木茂盛,期待着与你共赴那水边的隐居之地。
何必等到年终岁末,现在就应携手共度时光。

注释

乔木:高大的树木。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比喻极短的距离。
劳君:使你劳累,这里指思念之情。
素秉:一向持有,平素秉持。
栖遁:隐居,逃避世俗。
招隐诗:古代一种诗体,用来邀请或赞美隐士。
岁晏:年末,年底。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名为《酬卢嵩秋夜见寄五韵》。诗中通过描绘深夜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乔木生夜凉,月华满前墀" 这两句设定了一种清冷而宁静的秋夜场景。乔木,即高大的树木,在深夜中显得格外壮丽,而月光则洒满了庭院,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去君咫尺地,劳君千里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这里的"咫尺之地"指的是非常近的地方,而"千里"则是很远的距离。诗人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尽管彼此相隔甚远,但心中所怀抱的思念却如同咫尺之遥,显得那么亲切和迫切。

"素秉栖遁志,况贻招隐诗"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素秉"意指清白无暇,"栖遁志"则是隐居的愿望。而"况贻招隐诗"则表明诗人希望通过诗歌来传达这种隐逸之心。

"坐见林木荣,愿赴沧洲期"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生长的欣赏,以及对远离尘世的渴望。"林木荣"指的是树木繁盛,而"沧洲期"则是希望能够像古代隐士一样,归隐于某个遥远的地方。

最后两句"何能待岁晏,携手当此时" 则是在表达一种急切的心情。诗人认为时间不待人,希望能够在这个美好的时刻,与朋友一同享受这份宁静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月光、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渴望。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酬刘侍郎使君

琼树凌霜雪,葱茜如芳春。

英贤虽出守,本自玉阶人。

宿昔陪郎署,出入仰清尘。

孰云俱列郡,比德岂为邻。

风雨飘海气,清凉悦心神。

重门深夏昼,赋诗延众宾。

方以岁月旧,每蒙君子亲。

继作郡斋什,远赠荆山珍。

高闲庶务理,游眺景物新。

朋友亦远集,燕酌在佳辰。

始唱已惭拙,将酬益难伸。

濡毫意僶俛,一用写悁勤。

形式: 古风

酬张协律

昔人鬻舂地,今人复一贤。

属余藩守日,方君卧病年。

丽思阻文宴,芳踪阙宾筵。

经时岂不怀,欲往事屡牵。

公府适烦倦,开缄莹新篇。

非将握中宝,何以比其妍。

感兹栖寓词,想复痾瘵缠。

空宇风霜交,幽居情思绵。

当以贫非病,孰云白未玄。

邑中有其人,憔悴即我愆。

由来牧守重,英俊得荐延。

匪人等鸿毛,斯道何由宣。

遭时无早晚,蕴器俟良缘。

观文心未衰,勿药疾当痊。

晨期简牍罢,驰慰子忡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酬李儋

开门临广陌,旭旦车驾喧。

不见同心友,徘徊忧且烦。

都城二十里,居在艮与坤。

人生所各务,乖阔累朝昏。

湛湛樽中酒,青青芳树园。

缄情未及发,先此枉玙璠。

迈世超高躅,寻流得真源。

明当策疲马,与子同笑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酬郑户曹骊山感怀

苍山何郁盘,飞阁凌上清。

先帝昔好道,下元朝百灵。

白云已萧条,麋鹿但纵横。

泉水今尚煖,旧林亦青青。

我念绮襦岁,扈从当太平。

小臣职前驱,驰道出灞亭。

翻翻日月旗,殷殷鼙鼓声。

万马自腾骧,八骏按辔行。

日出烟峤绿,氛氲丽层甍。

登临起遐想,沐浴欢圣情。

朝燕咏无事,时丰贺国祯。

日和弦管音,下使万室听。

海内凑朝贡,贤愚共欢荣。

合沓车马喧,西闻长安城。

事往世如寄,感深迹所经。

申章报兰藻,一望双涕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