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槐城寄诗韵

惯熟齑盐味,谁云食淡难。

旧尝司国子,今又作儒官。

有手肯炙热,无毡不怕寒。

芹香至今在,常梦到槐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习惯了咸菜的滋味,谁还会说清淡饮食难以忍受。
从前担任过主管教育的官员,如今又成为儒学官员。
他亲手烹饪食物,不畏热;没有毛毡,也不怕寒冷。
芹菜的香气依然留存,常常在梦中回到那宁静的槐安之地。

注释

惯熟:习惯。
齑盐:咸菜。
食淡:清淡饮食。
难:难以。
司:主管。
国子:古代的最高学府。
儒官:儒学官员。
肯:愿意。
炙热:热的食物。
无毡:没有毛毡御寒。
怕寒:害怕寒冷。
芹香:芹菜的香气。
至今:到现在。
槐安:指代理想或怀念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王义山所作,名为《和王槐城寄诗韵》。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往昔生活的一种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惯熟齑盐味,谁云食淡难。”这里,“齑盐”指的是咸鲜的食物,而“食淡难”则是形容平淡无味的饮食环境。作者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生活中美好味道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当前清贫生活的某种不适应。

“旧尝司国子,今又作儒官。”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从前在政府部门工作,现如今又成为一名儒学之官。这里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职业生涯的一种继续与转变。

“有手肯炙热,无毡不怕寒。”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坚韧不拔、无畏风霜的精神状态。尽管外界环境可能严酷,但只要内心坚定,就能不畏惧任何困难和挑战。

“芹香至今在,常梦到槐安。”“芹香”通常指的是菜根或野菜的清香,这里象征着平淡而纯朴的生活。作者提及这份清香依旧存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槐安(可能是某个地方或者某段时光)的频繁梦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往昔,表现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面对现实环境所展现的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态度。这也反映出作者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对于生活和理想的某种挣扎。

收录诗词(188)

王义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 字:元高
  • 号:稼村
  •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 生卒年:1214——1287

相关古诗词

和申屠御史来豫章韵

一衣带水绕洪城,水不在深龙则灵。

帘栋中间人渺渺,烟云朝暮柳青青。

肯将明月清风我,来伴西山南浦亭。

好把甘泉洗贪酷,生民血渍吏牙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和陈荣可感兴韵

元岂好聱张岂乖,世间役役逐尘埃。

容心于物为身阱,得意之时即祸媒。

退一步思方是足,放三分弱岂真呆。

悠然独坐吟窗下,忽见梅花一朵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康节天意为人二吟(其二)

鸟兽不可与同群,人道无亏方是人。

已分工夫须尽我,学中本领在明伦。

川云意思乾坤外,杯酒襟怀天地春。

识得眼前真道理,世间何事切吾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清江韩伯善(其三)

文章于道未为尊,求道须教造大醇。

理学一门要精密,时文大病在尖新。

高谈天下经纶易,谁疗目前饥馑因。

拚却挂冠高蹈去,孰云林下果无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