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安丰判官江叔夜用菊花韵

冬温行色好,江上菊花黄。

乡味莼羹美,皇恩诰墨香。

招延从北海,吟咏继东阳。

别后如相忆,时应问草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冬季气候温暖,出行景色宜人,江面上的菊花正黄。
故乡的味道,美味的莼羹令人怀念,皇上的恩泽如同墨香四溢。
邀请朋友从北海而来,一同吟诗作对,延续东阳的传统。
离别之后如果彼此想念,不妨时常询问我那草堂的消息。

注释

冬温:冬季气候温暖。
行色:出行的景象。
乡味:故乡的味道。
莼羹:一种以莼菜制成的羹。
皇恩:皇帝的恩典。
诰墨:皇帝的诏书,带有墨香。
北海:泛指远方,这里可能指友人所在之地。
东阳:地名,此处可能指诗人或友人的故乡。
草堂:诗人自己的居所,代指诗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暖的冬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冬温行色好”写出了冬天阳光和煦的场景,给人以温馨之感。紧接着“江上菊花黄”则具体描绘了这种暖意中特有的自然美景,即江边菊花盛开的景象。

诗人的乡愁也在“乡味莼羹美”一句中得到了体现,通过对家乡食物的怀念,表达了对故土的情感。同时,“皇恩诰墨香”则是对朝廷恩惠的赞颂,这里的“诰墨香”可能指的是官印或官方文书散发出的墨香,比喻着官职带来的尊贵与荣耀。

在“招延从北海,吟咏继东阳”中,诗人提到了对朋友的邀请和对古人诗意的追寻,这里的“北海”、“东阳”可能是指具体的地理位置或历史人物,也可能是抽象地代表着远方或某种精神寄托。

最后两句“别后如相忆,时应问草堂”,表达了朋友分别之后的深切思念,以及希望能够时常询问对方的近况。这里的“草堂”可能是指诗人或友人的住所,是一处充满自然气息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色的描绘,乡愁的抒发,对朝恩的颂扬,以及对朋友深切思念的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送江致远归建昌

翩然归兴不吾留,应为高堂念远游。

数日语离良作恶,几时书到得无愁。

白沙翠竹千山晚,朱实黄花万里秋。

后夜西风茅店月,醉吟应不费冥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许判官志仁

是行犹及豫章春,闻说逢迎有故人。

倾盖为君殊快意,掺袪令我重伤神。

向阳花木初开叶,得雨蛟龙已转身。

江上新晴应更好,绿杨如幄草如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陈南仲守象州

熊轼朱轓照野明,知君今赴象山行。

荣观共作叹嗟语,静念独伤离别情。

畏景逼人才数日,脩涂计此始三程。

至时应在中元后,好寄双鱼慰友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彦逢弟赴西兴盐场

闻道西兴去,全家共小舟。

别离江北岸,怀抱海东头。

闪闪风帆远,滔滔雪浪浮。

苕溪在何许,应为故人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