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时。
轻箑烦相向,纤絺恐自疑。
烟添才有色,风引更如丝。
直觉巫山暮,兼催宋玉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雨景。诗人通过对雨天氛围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孤独感。
"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时"一句,设定了季节背景,甲子是干支纪年的一个组合,而这里用来形容连绵不断的细雨。立春,是农历上的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到来。诗人指出这场雨已经持续到了春天的开始。
"轻箑烦相向,纤絺恐自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在这种细雨绵绵的日子里,他感到一种淡淡的忧虑和不安,就像雨丝一样缠绕不清。这里,“轻箑”形容雨丝细薄而又纷乱,而“纤絺”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细腻和纷杂。
"烟添才有色,风引更如丝"一句,更深入地描写了这场雨的氛围。烟与云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这种视觉上的变化使得天气更加迷离。而“风引更如丝”则强调了春日风的细腻和柔和,它仿佛是在轻轻地拉扯着那些雨丝。
"直觉巫山暮,兼催宋玉悲"最后一句,诗人似乎直接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以及空间的距离。巫山,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座山,也常常被用来指代远方或遥不可及的地方。而“直觉”则表明诗人的这种感觉是即刻而生的,毫不犹豫。宋玉,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他以其哀婉的文风著称。在这里,诗人通过提及宋玉,似乎是在与古人共鸣,或许是在感慨时间流逝带来的悲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个春日雨中的静谧氛围,以及诗人独自面对自然时所产生的孤寂与忧思。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万木云深隐,连山雨未开。
风扉掩不定,水鸟过仍回。
鲛馆如鸣杼,樵舟岂伐枚。
清凉破炎毒,衰意欲登台。
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
阶前短草泥不乱,院里长条风乍稀。
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
眼边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归。
微雨不滑道,断云疏复行。
紫崖奔处黑,白鸟去边明。
秋日新沾影,寒江旧落声。
柴扉临野碓,半得捣香粳。
江雨旧无时,天晴忽散丝。
暮秋沾物冷,今日过云迟。
上马迥休出,看鸥坐不辞。
高轩当滟滪,润色静书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