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烟岚染秋黛,潺潺径大空。
平畴藉光及,比屋饶千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秋日山林图景。首句“烟岚染秋黛”,以烟岚之色渲染出秋天山林的深邃与苍翠,仿佛大自然的颜料在秋风中晕染开来,赋予了山林一种独特的色彩美。接着,“潺潺径大空”描绘了小径在清泉的伴随下延伸,空灵而悠远,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平畴藉光及,比屋饶千钟。”这两句则转向对田野和村落的描写。阳光普照在广阔的田地之上,给大地带来生机与希望;村落里,家家户户都富足丰饶,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以及社会的富庶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山林的静美与生机,以及乡村生活的富足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不详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平生安乐地,不受利名煎。
其中一空洞,寥寥无色天。
生处本恬淡,得失诚酸辛。
婆娑鬓渐秋,天地一閒人。
法门建章富,法幢空处成。
于此下一则,浮云涴太清。
秾薰知见林,燕坐观物化。
鼻孔如撩天,可闻不可画。